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城市中心体系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抽象认识城市这一复杂系统运行规律的结果。研究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有社会、产业、交通和空间形态等视角,但与普遍规律最相关的是一种“经济—空间”(economic space)的视角,即如何用个体理性经济行为解释整个城市的空间组织过程。从“孤立国”理论开创空间经济的研究范式到经典AMM(Alonso-Muth-Mills)模型对单中心结构的解释,从区位理论归纳中心地分布的基本规律到空间经济学的系统建模,在这一视角下,区域和城市空间结构被成功抽象为一种与各子系统互相耦合的密度分布特征,通过核心—边缘(core-periphery)、中心地(central places)、城市中心(urban centers)、次中心(subcenters)等概念解释空间组织与运行规律。 城市中心体系①也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常用策略。一些规划试图通过优化城市中心带动居住、就业的重新分布,例如新加坡在2013版概念规划②中强调“让就业和商业节点更靠近居住区”,规划了区域中心、次区域中心、边缘中心等三级中心。一些规划试图通过明确城市中心的层级和位置,将发展战略传导至具体规划,例如大伦敦在2016版战略规划③中强调“作为商业开发重点、服务可达性保障、地方归属感构建的中心”,规划了中央活动区和若干国际中心、大都市中心、主要中心、区级中心。还有规划强调结合城镇体系支撑战略性功能发展,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重点规划了若干个主城副中心、新城中心和核心镇中心,作为“面向市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兼有全球城市的专业中心职能”。如何更科学、更系统地为此类规划提供分析支撑,要求我们深入理解城市中心体系。 1.2 研究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证之间的巨大鸿沟 城市中心的理论研究与实证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1]。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比较静态分析、动态数值模拟等方法,着重分析中心和次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均衡过程,对影响均衡的各种空间因素(spatial configuration)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其作用机制。但实证研究与理论偏离较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美国学者聚焦于城市中心识别[2-7]、测度城市中心对人口和就业分布等要素的影响[6,8-10],欧洲学者探索了将网络分析方法等应用于城市尺度[11-12]。正如Giuliano等[13]在回顾洛杉矶发展历程后总结的:“我们需要更精细地描述当代城市地区的动态组织过程”。中国学者从发展演变[14]、空间绩效[15]、多源数据的识别分析[16-19]等角度开展经验归纳和实证,也有规范性视角的框架构建[20],但缺少对城市中心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的深入探讨。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缺少一个演绎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在概念、定义以及基础理论之上构建的结构性认识,从而能有效指导并整合实证结果。这正是本文的研究目标。一方面,本文将对“经济—空间”范式下的经典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甚至一定的演绎,建立整体上解释城市中心体系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另一方面,试图通过该框架提炼城市地理、规划分析的实证研究方向,使未来研究能触及基本规律,反过来推动理论发展。 1.3 城市中心与城市中心体系的概念辨析 理论研究对“中心”的定义主要体现集聚性特征,在区域尺度一般指城镇或非农企业的集聚地(industrial agglomeration);在城市尺度一般指就业、商业高度集聚的区位。这些定义的具体内涵以服务解释逻辑为主,难以在实证中应用。实证研究对城市中心的实用定义(working/operational definition)具有共识,是指那些要素集聚分布且显著影响周边要素分布的区位[6]。这个定义以集聚性为核心,兼顾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推论:中心能够显著影响周边要素的空间分布,如Thunen的孤立国模型中城镇对周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经典的AMM模型中单中心对人口、地租、建筑密度等要素的广泛影响(表1)。 表1 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中心”的定义 Tab.1 Definitions of “center” in theories and empirical studies
理论/实证研究 | 中心的定义 | 代表文献 | |
中心地理论 | 区域中主要起区域中心作用的聚落(settlement),是中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或供应地 | [21] | |
区位理论 | 区域中的城镇、非农业企业的点状集聚地 | [22] | |
城市经济学 | 城市中预设的对所有生产者具有吸引力CBD,有时甚至被设为唯一就业地 | [23] | |
空间经济学等理论模型 | 区域中的城镇、制造业集聚地(制造业与农业二部门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区位 | [24] | |
| 区域中的城镇、产业集聚区;城市中的商业集聚地 | [25] | |
| 城市中内生于居民理性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居住、就业或其他活动的集聚地 | [26-27] | |
城市尺度的实证研究 | 就业集聚且对周边就业或人口等要素分布有影响的区位(employment centers) | [6,28] | |
| 商业集聚的中心(shopping centers) | [29] | |
| 就业与公共活动集聚的中心(activity centers) | [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