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船

作 者:
傅申 

作者简介:
傅申,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原文出处:
美术大观

内容提要:

本文从董其昌入手,探讨了“书画船”这一中国古代文人书画创作的特殊传统的由来与发展,阐释了其对书画创作及鉴赏的影响。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图1 明代版画中的“书画船”

      

       图2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船

      

       图3 远水扬帆图 佚名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全世界,“书画船”是中国书画家所特有的传统。中国地域广大,河流很长,支流很多,尤其在江南地区,交通都是靠天然河道和密如蛛网的运河。自绘画中心南移之后,书画家的交通以水路为主,而船的容积较大,能容纳书桌,也够稳定。中国幅员辽阔,在船上往往经旬,于是形塑出“书画船”的特殊传统,最早始于宋代米芾。

       隋唐时期,大部分画家都在北方,江南地区比较少。到了明代,书画家集中在太湖流域、长江下游一带,福建、广东也有一些,北方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在南方,书画家的交通工具自然是要倚重“书画船”的。

       关于“书画船”的形制,明代版画(图1)中的当然是夸张了,一条船上都是卷轴册页等物,好像人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书画船”的形制是很早就有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就有一条船(图2)。当然,船主要是运输工具,不一定都是“书画船”。宋代的船,造得漂亮,画得也漂亮(图3),《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很多漂亮的大货船,这种运输船不一定是作为“书画船”。也有固定在花园里面不动的船,在江南的苏州一带,庭园里面有小湖,湖旁边有一个旱舫。为什么要造不动的船?看戏可能是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常题有“烟波画船”“闹红一舸”等,在船上是别有情调的。船是一种非常舒服的交通工具,大一点的船在里面可以带书画用具。中国的水路交通很发达,很多送行饯别的图都与船有关。沈周的作品《京口送别图》(图4),这种船的形制常在古画里面出现,大概与“书画船”的形制是相近的,虽然不是很写实的画,但大概可以看到船的形制。《京口送别图》里的船够大,可以摆桌子、摆文具,虽然不一定是沈周的真迹,但类似的题材在古代很多。在船里带笔墨纸砚,带书籍,读书、作诗、写字、画画,这是现在的交通工具没有办法替代的。关于这艘船的形制,陈继儒在《岩栖幽事》里写道:“住山须一小舟,朱栏碧幄,明棂短帆,舟中杂置图史鼎彝……”在船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读书、会客等。这艘船“形如划船,底惟平,长可三丈”,是大船,可以容“宾主六人”,可以煮茶,有炉灶,有休息的地方。还有更小的船,一丈余。所以古时候做官的人,时常坐船去上任,或者到处去旅游。在古画里面,有描绘密密麻麻的船在城外停靠的图景。现在的交通都是靠汽车了,没有人可以在汽车里面画画,所以“书画船”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现象。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图5)中画有各种各样的船,形制与明代沈周时期差不多,在船上可以创作。在一些画面中,文人在船上,中间有书桌,他可能在读书,旁边还摆了很多书、画、卷轴或砚台等;或者官员做官退休后一家人回乡,船中间还有桌子、笔墨、线装书(图6)。现在,颐和园昆明湖也还有石舫;嘉兴南湖中也保存了中国共产党“一大”开会的船;在杭州西湖的游船上,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西洋画中,印象派画家莫奈也有在船上画画的作品,但他与中国画家画山水、画风景就不大一样了。西洋画一般是定点的画法,中国的船则是可以流动的,所以特别适合画长卷,一个长卷是有时间性的。现代的船就不一样了,现代的船都是游客乘坐的,“书画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张大千曾经在由上海前往四川的船上画画。196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曾经搭了一艘大军舰到美国去展览,这也算是现代形式的运书画的船。今天,大概不可能在飞机、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上作画了,也许可以用硬笔速写。

       一、董其昌以前“书画船”上作品举例

       米芾的《虹县诗卷》,其中有“满船书画”四字,就是“书画船”了。米芾还有一件《吴江舟中诗卷》,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吴江舟中作”,是在船上写的,或者说至少这首诗是在船上作的。

       “崇宁间,元章为江淮发运,揭牌于行舸之上曰‘米家书画船’云。”这是米家“书画船”的开始。黄庭坚的诗《戏赠米元章》中有:“万里风帆水著天,麝煤鼠尾过年年。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又说“来往乘船,高揭匾额曰‘宝晋斋舫’”,就是米芾为他的船取的名字。米芾的书札也有写于“舟中烛下”的,这就是“书画船”了。有一件米芾题《兰亭序》的跋,有云“舟对紫金避暑手装”,在船上对着紫金山题跋,或者在“宝晋斋舫”上装池题跋。他有款识“襄阳米芾审定真迹”,可证他在船上随身带着他的收藏,如《兰亭序》等墨迹。

      

       图4 京口送别图(局部) 沈周(传) 明 上海博物馆藏

      

       图5 姑苏繁华图(局部) 徐扬 清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6 船上所放物品

      

       图7 远岫晴云图 米友仁 宋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图8 潇湘卧游图(局部) 李氏 宋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苏轼的《赤壁赋》,当然是因为赤壁之游才写的一件作品,“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所以在船上这些文人的活动很多。米友仁是米芾的儿子,画云山,其景致很多都是坐在船上看到的。手卷好比一个移动的胶卷,一面走一面看,西洋画里面是没有的。《远岫晴云图》(图7)上题有“元晖戏作”,上面有题跋“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这张画是不是在船上画的不是很重要,但我们可以知道,古时候的旅行大多是靠船,许多山水画是画舟中所见。而船有不同形制,北宋后期有一幅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作品,画中有“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形象,也是画坐船旅行。船是主要交通工具,文人可以在上面写字、画画、作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