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肆虐湖北武汉,全国蔓延,此次疫情波及面之广,涉及人群之多,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动员之强烈,均属改革开放以来罕见。[1][2]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春节期间返乡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能提前返校。[3]此后,教育部再次印发通知,要求政府、高校和社会协同保障各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托各类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同时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开展线上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服务工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4] 第一,从按下“暂停键”到“幽居症”产生。一场疫情,让人人足不出户,成为“宅男”“宅女”,让亲朋好友通过远程视频方式进行“云相聚”,让平日常态化的社交不得不被按下“暂停键”,这种突然的转变使得大学生这一群体从恐慌、害怕到不安、焦虑、易怒,产生“幽居症”。第二,从原定“职业规划”到目前就业“不确定忧虑”。疫情来势汹汹,蔓延迅速,开学延迟,应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和就业受阻,打破了大学生们原本制订好的毕业、就业计划,产生对未来诸多的不确定的忧虑。第三,从在线“学习刚需”到“停课不停学”的挑战。由于大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教室与老师面对面的上课,突然转到线上居家上课,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很多困扰,如网络“不给力”、设备条件不佳甚至缺乏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线上教育的诟病集中为课程完成率不高、互动性相较面授差、学生缺乏自觉性等问题,这对线上教育是全新的挑战。学生、家长对线上教育的满意度,是检验我国线上教育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提高在线教育课程品质,创新在线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第四,从信息超载到认知偏差。疫情防控期间关于新冠肺炎的新闻、消息铺天盖地,信息量过大,加上缺少正常聚会、人际交往提供的心理支持,导致部分大学生受到一些信息或观点的误导,进而出现认知偏差,出现疑病思维,不断对照和夸大自身身体症状,对咳嗽、乏力等疫情症状对号入座,进而影响正常生活。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强国的主力军,其身心健康与国家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在疫情防控面前,一是学生自身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积极协助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也要自我“赋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家庭、高校、社会要重视和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大学生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持续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通过干预与重塑,避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相关研究评述 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学术期刊数据库,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在近几年都呈上升的趋势,学术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心理危机管理的研究较多,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预防心理危机的相关对策和建议等;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利用定量分析和统计论证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关研究;有的研究文献采用质性分析,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幽居症”概念的提出 幽居症(cabin fever)又名舱热症,在心理学上,它主要是指由被禁闭、被孤立而导致的不安、焦虑或者易怒。这一词的起源得追溯到1990年代初的北美国家,由于当时处在隆冬前后寒冷的冰雪天气,人们被迫隔离在偏远荒凉的地区,一帮被孤立或被聚集在一起的人产生幽闭恐怖症反应。后来有研究专家证明“幽居症”不是一种生理疾病,它更多地表示一种心理状态,症状主要包括孤独感、情绪不稳定、莫名对周围人的怨恨等,还可能发生非理性的情绪爆发。行为心理学家多纳·道森研究发现幽居症与季节性情绪失调(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和幽闭恐惧症(claustrophobic)有关,特别是在阴郁的冬天较为容易发生,缺少阳光、缺少锻炼、长期封闭在室内不通风的屋子里会让人们昏昏欲睡、心情抑郁,产生强烈的孤独感、焦躁易怒、精神紧张等真实现象。易患人群主要是长期于单调室内学习的学子,或者独立外驻考察的人员,或者监狱内的囚犯,尤其是25岁以下的人受创最为严重。[5]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 自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到疫情期间各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已有不少学者开展了对新冠肺炎的相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横断面研究,研究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一线医务人员、COVID-19患者等。如国内学者李少闻等人分析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儿童青少年焦虑性情绪障碍影响,采用问卷星线上调查疫情防控期间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ACRED得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评估检验,分析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的学生焦虑状况受到性别、疫情的担忧和恐惧的影响,最后提出疏解焦虑情绪的干预建议。[6] 李建在其《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不够稳定、人生态度不够乐观和意志力脆弱的问题,并建议高校系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同时,还提出灵活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强调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需要自我保健,心理素质的提高需要自我持之以恒的训练;[7]“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比较综合性的,涉及心理现象、社会现象和医学现象领域,至今学术界对其尚无明确且公认的统一概念。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它指的是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学家英格里(H.B.English)则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