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素军,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发展、国家治理。

原文出处:
北京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尽管青年学在青年研究史中绕不开“存在问题”之争,但如果存在即为合理,青年学事实存在并在不断演变。然而,审视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最本质的问题在于青年话语的缺失,具体表现在青年研究、青年工作中青年话语的缺失,以及青年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冲突三个维度。欲为中国青年学正名并推动其真正发展壮大,必须关注青年思想、青年文化、青年实践和青年精神四个基本要素。并通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以青年实践为先导,立足于中国青年文化精神,寻求与多元学科的对话与融合来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11 期

字号:

      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里面,青年话语体系至关重要但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更要让世界见证青年中国说。因为青年的话语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一个国家话语的转变和方向,是国家内涵表达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以,构建具有青年特色,代表青年诉求,表现青年叙事的青年话语体系,对于跨越传统的学术藩篱,确立中国青年学的话语权,推动青年学的学科确立和融合,推动青年学进入国际视野,在理论和实践中皆具重要的开辟意义。

      事实上,青年学在话语体系中本身便存在一些方向性的争议,首先是青年学存不存在的问题,青年学何以可能?其次是青年学应不应该强化青年的话语?最后才是对如何构建青年学的青年话语体系做出回答。本文试图从这三个维度去做一些讨论。

      一、青年学的存在问题之争

      青年学是否存在,青年学是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青年群体在各个行业的凸显以及整个社会因青年引领的潮流而不断革新,喇叭裤、大哥大、流行金曲等风靡中国大江南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青年和青年问题开始关注,青年研究在经历“文革”后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在这个阶段,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力图将青年研究推向学科化,将青年工作推向专业化,他们特别重视当下青年的发展动态,研究方法也逐步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在这一历史转折的时期,开展青年研究的专业队伍开始成形,以共青团系统、党政院校、高校和社科院所为主的专家学者开始对青年研究进行探索,一些专业性的青年研究平台也逐步建立起来,专业性青年研究刊物如《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青年探索》《当代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少年犯罪问题》等相继创办。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各地的青少年研究会、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也逐步创立。到了21世纪初,青年研究的团队和成果不断完善和充实,主要参与青年研究的学者力争在学科体系里面建立真正的青年学科,许多大型的学科论坛都单设了青年研究论坛,甚至出现有个别高校着手尝试了开设青年学专业,公开招聘青年学大学生。尤其是近二十年,青年研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青年研究在这一阶段成为各个学科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大量不同学科、多元研究方法的有关青年发展的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呈现。但在青年学学科的广泛推广和落地上仍然处于“酝酿期”,关于青年学的学术争论也从未止息。[1]

      那么,青年学到底是交叉于其他学科,还是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对青年学本质和功能判断。如果认为青年学只是以年龄为界限划分,既然有青年学,便有儿童学、老年学、妇女学,甚至还可以再细化女青年学、男青年学、国外青年学、港澳青年学等,这种划分显然有些牵强附会,显然不适宜将青年学独立出来,至少会引起一些不好的学术连锁反应。但青年学本质不是以年龄为界定的学科划分,作为青年学研究对象的青年,毫无疑问是推动社会发展最活跃的部分,在整个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当“弄潮儿”的角色,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时代的开端,以及这个时代的结束,都是由这个时代的青年决定。青年群体不仅仅是年龄结构层面的群体,更是政治、社会、文化层面的群体,青年运动也不仅仅是年龄结构层面的运动,更是极具社会结构构建和解构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包括妇女、儿童、老年、少年在内的任何一个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的群体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但从对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力来看,青年是特殊的,单从年龄层面予以学科的界定显然不科学。再说,青年学存在的功能从未局限于对青年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对青年的研究还需要为国家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在这个角度看,青年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且具有广泛的学科意义。这就是青年学存在的合理性所在。

      也有人提出,真正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有学科之分吗?如果将青年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否会导致青年研究本身的萎缩和科学性的弱化?这种观点将青年学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对立了起来。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绝对独立的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各个学科发展的大趋势。青年研究也不能例外,从研究之始,便一直都是各个学科的学者利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在开展青年研究,青年社会学、青年政治学、青年文化、青年心理学等,青年研究的问题不在于不够多元,而在于不够独立和专业。建立在青年研究的重要意义基础之上,长期交叉式的擦边球研究不足以支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青年研究提出的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学有亟须确立的必要。

      二、青年话语的缺失

      尽管青年学未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正名,但青年学存在并在不断发展却是事实。抛开青年学的存在问题之争,我们更应该讨论的是青年学构建过程中凸显的青年话语缺失问题,这种缺失有着可追溯根源的表现。

      (一)青年研究中的青年话语缺失

      青年研究大多偏向于实证研究,较少思辨分析。当然,青年研究的文献以及专业的理论因为起步较晚其本身就相对匮乏。青年研究还因为研究团队的“杂牌”而表现出研究方法的多元,各个学科与青年能够打个擦边球,便可以将一套理论系统将青年的某种现象囊括起来,显得既有青年特色,又有学术价值。但是,正因为这种研究的多元,才更加凸显了青年研究偏向于形式和忽略了灵魂,即花哨的外衣之下并没有真正立足于青年本体。而少数的思辨研究也大多有闭门造车之嫌,难以真正零距离接触青年,实事求是地解读青年,有的放矢地解决青年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