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向度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楹,男,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郭雅玲,女,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南宁 530004

原文出处:
中州学刊

内容提要: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表征出“批判”的内在本质,从而有别于康德哲学之“批判”、黑格尔哲学之“批判”和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批判”。马克思立足于全面异化的现代生活,通过“描述”而揭露,通过“揭露”而“批判”,通过“批判”而改造,通过改造而实现人的解放、自由与幸福,由此构成马克思生活哲学批判性推进的内在理路,从而展现马克思生活哲学批判向度之“事实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革命性”,以及“现实性”与“未来性”的内在统一,科学地回答了“何谓批判”“如何批判”以及“谁来批判”三个基本问题,由此构成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逻辑。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06-0104-07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非康德“批判哲学”论域中以“明确前提,划清边界”,以达理性自明与确认为内涵和主旨的“批判”,也非黑格尔抽象思辨意义上,将辩证法之批判性内隐于保守性之中的“批判”,更不是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将“批判”停驻于语辞间,进行修辞学意义上的词句“批判”。直言之,马克思是通过“理论批判”而揭示现存的生活世界在本质上即是一个“颠倒的世界”,必须“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而完成对生活世界本身的否定性扬弃与超越。如此,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性”,绝不停留于“批判的武器”,而是必须通过“掌握群众”转换为“武器的批判”,变成“物质力量”,从而粉碎生活世界的枷锁,将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内置于批判之中,成为彻底批判现实生活世界的价值指向与价值归宿。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向度,在笔者看来,必须明确“批判”的本质内涵、批判的方法论和批判的主体,直言之,“何谓批判”“如何批判”以及“谁来批判”三个基本问题,由此构成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逻辑。

      一、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与“改造”

      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将“辩证法”以几种虽有联系但不同的方式来加以描述:“它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态度;它是一种强调了根本的、不可或缺的变化本质的存在观;是一种社会存在观,揭示出社会存在是‘矛盾对立’的统一;它是一种形成概念的方法。”①不可否认,海尔布隆纳充分剥离与展示了辩证法所承载的多维度空间,但是,他依然将辩证法囿于知识论、认识论等思维和观念领域,将辩证法作为“获得知识的态度”、揭示“存在观”,以及“形成概念的方法”的“手段”,未能关注到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生活哲学之辩证法所具有的价值维度,这无疑弱化、忽略抑或无视了马克思生活哲学之“辩证法”对生活世界所具有的批判性向度,如此,他所描述的“辩证法”,同以批判和改造现实生活为目标的马克思生活哲学之辩证法,无疑具有本质的区别。

      毋庸置疑,马克思生活哲学之批判性,是在承接和超越青年黑格尔主义者,尤其是鲍威尔和卢格等人的批判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继承了鲍威尔的批判传统”,“从鲍威尔那里获得了主体性批判的策略”,又“受到卢格的影响改变了批判的目标”。②但是,马克思改变与重新确立了“批判的目标、批判的主体以及批判的目的”,形成了以“现实生活”为批判对象、以“无产阶级”为批判主体、以“人民的现实幸福”为批判目的的崭新批判方案,实现了批判的历史性转向。对此,马克思说:“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在于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③

      在此,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从“世界被二重化”这一事实出发,以揭露“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为手段,以否定有神宗教、建立爱的宗教为目的,以“异化”逻辑倒置被宗教颠倒了的“人”与“神”之主客关系而指证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本质,并指出其不彻底性,就在于“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批判仅停留于对“颠倒的世界意识”的本质揭露,而未能对“颠倒的世界”本身进行批判;未能“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世俗家庭之后”,强调“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④一句话,费尔巴哈虽然对宗教展开批判,但是“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如此,这种“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做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⑤,“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爱的关系”⑥,如此,对现实生活未有任何的触动,他的“批判”,本质上仅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宗教意识、宗教观念的批判而已。

      鉴于此,马克思首先明确其所要批判的对象,已不再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而是“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其批判的目的是为人类追求解放、自由和幸福的“历史服务”,由此确立起新批判的总纲领,标志着马克思开展有别于其他一切批判的生活世界批判。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展现出来,由此,构成了马克思的“副本”与“原本”“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的双重批判逻辑。在理论维度,表征为通过“描述”而“揭露”,从“副本”深入到“原本”,体现为理论批判的彻底性;在实践维度,通过对“现象”的批判直抵“本质”的批判,即通过“开火”“炸开”“砸碎”“粉碎”“推翻”“颠覆”“消灭”“代替”等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改造、改变而表征批判的革命性。如此,马克思生活哲学、生活辩证法的“批判性”,就落实于对现实生活的彻底改造性,由此从“批判”的视角确立起甄别、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尺度。这样,则可以说,一切不以“改造”现实生活为目标的批判,都不具有批判的彻底性,都是虚假的批判;同理,一切不以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为目的的批判,就是不彻底的批判,就是虚假的批判。总之,一切不能服务于现实生活之改造的理论,本质上即是不彻底的理论。这种不彻底的、虚假的批判,在理论上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对“现存事物”予以“解释”,本质上即是对“现存事物”的历史合法性做永恒性的“辩护”;在实践上,就是对“现存事物”做出原则性的妥协或让步,以“改良”置换“革命”,继续维系着“枷锁”对人的宰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