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20)02-0032-10 D0I:10.13366/j.dik.2020.02.032 1 引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流动日益频繁。科学家的跨国流动推动了依附于其身上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扩散[1],促进了技术创新[2]。在此背景下,各国家与地区纷纷根据自身优势,推出人才政策,以期通过吸引人才流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一直以来,美国都是科学家流动的主要流入国。然而,随着美国公共部门研发经费投入的减少和移民政策的收紧,越来越多的非美籍科学家开始离开美国,选择回到其祖国工作[3]。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关注,离开学术中心的科学家是否能够促进科学知识从学术中心向非中心国家的扩散,并促进非学术中心国家的科学进步。 特别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引才力度的加大,海外青年科学家回流已成为时下中国最重要的人口学现象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年科学家是海归科学家群体的主体;从知识扩散的角度看,青年科学家处于学术研究最活跃的阶段,掌握着关键的知识和技术,是知识扩散的重要载体。因此,研究海归青年科学家对知识扩散的影响,兼具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当前,关于海归科学家的研究主要使用描述性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科学家流动的特征与规律进行总结,鲜有实证研究关注跨国流动对知识扩散的因果效应。 本文以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以下简称“青千”)为例,回答以下研究问题:青千回国能否促进国外知识在国内学术界的扩散?这一作用是否存在学科差异?作用背后的机制是什么?笔者收集了2011-2013年四批入选青年千人计划的科学家的个人简历,并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科学家SCI论文及引文数据。为了克服选择性偏误,本研究运用粗糙完全匹配方法(CEM)构造青千科学家的对照组,并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回国对青千知识扩散的影响。 本研究首次证实了中国青年科学家跨国流动对知识扩散的正向效应,在理论上具有先导性。跨国流动带来的知识扩散效应有利于缩小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知识中心的距离,以及促进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和传播,从而促进和保持国家和区域内的经济、科技与创新活力。同时,本研究在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①运用严谨的政策评估方法,使用CEM+DID方法克服了选择性偏误估计政策的效果,为拓展公共政策研究的实证经验提供了依据;②本文使用论文引用数据测度知识扩散[4],且首次在国内研究中使用消歧后的科学家论文发表数据为基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参考。 2 文献综述 科学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从来就不是凭空发生的,通过对以往研究的追溯,发现大量关于科学知识生产的文献出现在经济学、社会学领域[5-7]。与此同时,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以及其对于溢出的强调使得研究的重点聚焦于知识如何在个人、机构和区域之间流动[8,9]。由于知识传播于无形,且很少留下痕迹,因此测量知识扩散的难度极大[10]。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学者尝试量化知识扩散的方向和速度。经济学和科学计量领域的学者尝试使用“论文—论文”的引用关系测量学术界的知识扩散过程[11],使用“专利—专利”的引用关系[12]或者“专利—论文”的引文数据[13,14]刻画知识从学术界扩散到业界的过程。 研究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扩散的影响,需要克服内生性问题[15-18]。内生性的源头来自科学家的流动行为并非随机发生的。例如,学术影响力大、科研能力强的科学家更倾向于流动,无论流动与否,他们的论文都更有可能被流入地的科学家引用。因此,直接对比流动的科学家和未流动的科学家的论文被引次数,有可能会高估流动对知识扩散的作用。Azoulay等[19]观测9,483位精英科学家的职业流动,在“科学家—文章(专利)”的组合层面进行匹配,发现科学家的文章被流动前机构的引用并不受科学家离开的影响。在这一研究思路的启发下,学者们开始将理论视野拓展到科学家的跨国流动对知识扩散的影响。Kahn和MacGarvie[20]使用249名富布莱特学者计划的入选人的论文数据,通过匹配控制组,发现富布莱特学者回国对其知识在国内扩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该正向作用主要有利于科学环境相对薄弱的国家。与Azoulay等人的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在科学家层面而不是论文层面进行配对,以此解决内生性问题,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Ganguli[21]聚焦移民至美国的前苏联科学家群体,同样采用论文层面配对的方法,证明了移民科学家促进了前苏联的科学知识在美国的传播,并且在俄罗斯科学家移居美国后,苏联时代论文的引用量相较于对照组论文显著增加。事实上,跨国流动的科学家是十分重要的隐性知识的载体,作为“科学中间人”,他们通过跨国流动整合不同国家的信息与资源,不仅助力于实现科学界基础研究领域的知识创新,更促进了业界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的技术创新[22]。 当前跨国知识流动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创新经济学与图情领域的研究热点。刘云和程旖婕使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引文数据,分别从个体和国家两个层面研究了国际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23]。李平等[24]使用CSCD数据库的引文数据,发现由国际引文带来的技术知识扩散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正效应。林波等[25]使用专利的引用指标,以中美两国碳纳米管技术领域为例,构建了国家专利技术的知识流动模型。后续学者在测度海归学者的知识扩散方面进行了探索。孟晋宇等[26]以赴美留学后归国并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海归学者为研究对象,从论文数量、论文质量、论文贡献度和知识转移意愿四个维度构建了知识转移的绩效测度算式,证实了海归学者的知识转移是其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途径。特别地,作者考虑了重名问题,使用了科学家的姓名变形及履历的检索方法,并辅以人工核对的方式以最大程度保证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