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经济地理的研究脉络与中国实践理论创新

作 者:
刘逸 

作者简介:
刘逸(1980- ),男,广东汕头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全球化与区域发展,E-mail:liuyi89@mail.sysu.edu.cn,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关系经济地理学是当前经济地理学界的主要流派之一,当前国内研究对该流派中的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较为熟悉,但是对流派本身的认识不足。本文全面回顾了该流派的缘起、孕育、成型和深化拓展的历程,对存在问题展开评述。主要得到三个结论:①关系经济地理有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是全球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提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的重要支撑。②关系经济地理当前的理论模型存在体系复杂、变量过多的问题,同时核心解释变量缺乏完整的理论推导逻辑,依然需要靠案例来完善实证,而无法定量测度。③当前学者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基于中国实践进行理论修补与创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本文为此评述了两个系列的研究,评述基于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国际化,对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有着积极的科学意义。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字号:

       1 引言

       关系经济地理学(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下文简称REG)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演变,与演化经济地理一同,成为当前经济地理学的主流学派。基于关系经济地理学视角,地理学者们构建了“嵌入性”“全球生产网络”“战略耦合”等一系列富有影响力的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这一系列研究的问世,也标志了关系经济地理学派的成型。该学派主要研究对象为围绕经济生产而发生了一系列关系在空间上的组合和演变,分析的主体是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嵌入其中的多尺度制度环境,核心的变量是价值、嵌入性、权力关系、战略耦合、区域资产和网络结构等因素,以此解释经济组织在全球尺度下的变动、迁移,以及对国家、区域和地方造成的影响。截至2019年10月,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SSCI的期刊中,以“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为关键词搜索到的,发表在地理类的相关文献约有300篇,以REG学派最重要的理论框架“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约有750篇,而以“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为主题词发表在地理类的SSCI文献的约有270篇。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和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指引下,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一方面致力于引入国际前沿理论,另一方面扎根本土经验,努力将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化,与国际理论对接。当前国内学者对REG学派的理论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表现在全球生产网络这一分析框架已经受到高度关注,但是REG理论本身却未得到重视。从2005年至2019年6月,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中以全球生产网络为标题或者关键词的文献,约230篇;其中以全球生产网络为标题的、发表在高水平期刊的文献达32篇。然而与之相比,CNKI至2019年6月尚未收录到1篇标题出现“关系经济地理学”的文献,虽然国内地理学者已经发表多篇关于西方新经济地理学的综述,但是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到REG的文章,仅有贺灿飞等[1]和刘逸[2]两篇。前者介绍了经济地理学中的“关系转向”的内容,并明晰了它与“制度转向”的关系;后者明晰了REG中的战略耦合概念的来龙去脉和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梳理、明晰关系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起源和演进脉络,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国际化,对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有着积极的科学意义。本文为此全面梳理了关系经济地理学派的演进脉络,并对该学派的理论价值进行评述,继而以多个研究成果为例,阐述如何基于中国实践进行REG的理论创新。本文的观点认为中国全球化过程中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修正、推进关系经济地理学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中国的实践经验可以支撑我们完善该学派的理论解释力。

       2 关系经济地理的理论脉络与问题

       2.1 理论缘起

       REG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人文地理兴起的关系化思潮。当时产业迁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生,Massey[3]和Dicken[4]等针对在英国南北部产业区发生的迁移展开思考,提出了关系视角,认为因为当下的经济活动(特别是产业迁移)的空间关系的重点不是与周边的地物建立连接,而是跨区域的联系,而且关系双方的力量有强弱之分,理解区域之间的关系,需要看到这个权力关系的几何[5]。随后Massey以英国南北部的产业迁移为例,撰写了奠定其学术地位的巨著《空间的劳动分工》[6]。Massey认为空间上劳动分工的差异,导致了区域发展的差异。早期的关系化视角仅局限在一国的经济体系内部,而后续的研究逐渐将其拓展到国际和全球尺度,逐步孕育出新国际劳动分工、全球商品链、全球生产网络、价值网络、全球化区域发展等知名的理论概念和框架。这个视角的提出,为理解资本主义下的区域不均衡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将地域差异与经济活动组织的地理性联系在了一起,由此成为了关系经济地理学重要的基石。Massey也是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者,她所倡导的劳动的空间分工与Harvey[7]批判的资本主义危机的空间转移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是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逐利意志是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根源,差别在于Massey较为关注由此产生的跨区域的地方关系(Trans-regional relations),而Harvey重在批判资本主义危机的空间迁移过程背后的经济逻辑和斗争。

       关系视角提出的时代,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企业地理(Corporate Geography)研究遭受挑战的时代。传统区位论越来越难解释变化多端的企业迁移活动,同时计量革命的兴起使得以区域为单位的中观经济地理研究成为了新的热点,而以定性方式来研究企业的选址和分布等研究渐渐不受重视。因此,经济地理学家一度认为在全球化(亦是关系化)的影响下,以企业(或称公司)为主角的研究已经被边缘化了[8]。在这种时代变革的驱使下,经济地理学家顺势而为,基于Massey的关系视角,提出复兴以企业为研究主题的目标,并将企业网络视为研究分析的核心[9,10]。

       2.2 理论孕育

       REG理论的前身来自于1992年经济地理学大师Peter Dicken和Nigel Thrift的贡献。针对20世纪80年代经济地理学遭遇的挑战,Dicken等认为未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应该从传统的企业生产的空间安排(the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转变到生产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塑造(the production of organization)之上,以更加动态的视角来关注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变,而不是被动的解释格局的成因[11]。该文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为经济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变量(生产关系的空间过程)指明了方向,掀开了关系经济地理学兴盛的序幕。需要注意的是,该文也是正式将“嵌入性”引入人文地理学的文章,明确了人文环境(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对经济活动影响的重要性,极大地拓展了经济地理学中“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直接导致了人文地理学出现了制度转向(institutional turn)。经过十余年的酝酿,又细分为关系转向、演化转向、文化转向、尺度转向,其中的关系转向,逐步孕育成为关系经济地理学派。贺灿飞[1]明确的指出,关系转向是制度转向的浓缩,把研究范围缩小到行为者的“社会—空间”关系,因此成为“制度转向”后期的研究重点与核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