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贫困

作者简介:
谭雪兰(1978- ),女,湖南茶陵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乡村地理及乡村土地利用研究,E-mail:txl780120@163.com,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蒋凌霄,王振凯,安悦,陈敏,任辉,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进展

内容提要:

乡村贫困一直是困扰中国的现实难题之一,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一直以来,乡村贫困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高度重视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日趋增多,但对乡村贫困空间表达较弱。地理学具有空间格局研究的优势,近年来其对乡村贫困的研究较为活跃,重点关注乡村贫困的源起、空间分布、地理特征等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极强的互补性。论文梳理了地理学乡村贫困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内涵与标准、测度与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与发生机理、反贫困策略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与综合评述,探讨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为深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字号:

       贫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和现实难题,消除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追求[1]。贫困具有动态性与复杂性特征[2],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与封建主义时期长期的重农政策使得乡村人口众多,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广阔的国土面积催生了多样的民族构成,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牺牲乡村利益致使城乡二元结构割裂,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世界乡村的平均水平[3],乡村贫困问题成为长期困扰中国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及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中国反贫困取得重大成效,2013年以来,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由9899万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0.6%,贫困村降至0.27万个,但中国乡村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农户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较强,返贫风险大。因此,全面消除贫困仍面临重大挑战,乡村贫困问题仍然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阻碍,反贫困是未来长时期内需面对的艰巨任务,终结贫困仍然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

       一直以来乡村贫困是各个学科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在乡村贫困的内生过程,贫困主体的认知行为与社会环境、生计方式与可行能力、贫困瞄准与扶贫策略、社会排斥和社会资本对贫困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丰富,但对乡村贫困空间格局、空间过程等较少涉及。而地理学则关注乡村贫困的源起、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4],特别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以来,地理学利用其空间性的学科优势,对乡村的贫困研究不断增多,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深度不断加强。本文通过梳理地理学视角下乡村贫困的研究进展,重点对其内涵与标准、测度与空间格局、影响因素与发生机理、反贫困策略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综合评述,探讨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为深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1 地理学视角下乡村贫困源起及研究进展

       1.1 乡村贫困的源起、概念内涵及标准

       1.1.1 乡村贫困的源起及概念内涵

       对贫困的理解最早从经济收入角度出发,早在1798年,英国的Malthus在其专著《人口原理》[5]中指出贫困是由于收入过低而不能维持生活必要需求的一种状况。此后,通过Booth、Townsend、Sen等学者[6-10]的深入研究,逐步认识到贫困复杂化、多元化性质,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能力贫困、人文贫困、多维贫困等概念相继被提出,贫困内涵价值随时间推移不断提升。1954年Harris[11]指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有一定联系。1997年Jalan等[12]提出“空间贫困陷阱(spatial poverty traps,SPT)”理论,世界银行在SPT理论基础上进行全球贫困绘图工作。2006年,FAO利用GIS建立地理空间框架,探讨分析贫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空间贫困研究推向新的高度[13]。

       国内关于贫困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借鉴国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贫困问题研究,但多以马克思主义贫困化理论研究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贫困问题随城乡差距增大、城市发展偏向及地理资本差异等不断蔓延和凸显,贫困研究随国际研究热潮与国内严峻现状逐步发展和扩大,但仍以主流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为主。21世纪以来,多维贫困、空间贫困等逐步被引入国内,贫困问题特别是乡村贫困问题开始逐渐成为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图1)。相较于其他学科,地理学关注乡村贫困的空间格局与地域分异、时空变化和形成机理以及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同“空间贫困理论”,认为包括“地理资本”的相对缺乏且不易改变和缓和,会影响农户资本的收益率,使该地区农户更容易陷入持续性贫困[14],农村贫困化的“孤岛效应”[15]和“空间贫困陷阱”就此形成。刘彦随等[15]认为贫困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无法满足其基本生活水平和需要的状态,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反复性特征。鲜祖德等[16]以收入为准则,进行“绝对贫困”系统性调查与研究,在研究中发现,贫困具有相对性,即相对于另外一部分人更为贫困的现象,据此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概念。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生活不能单纯通过收入状况来衡量,还包括能力与机会、教育与自由等,具有多维性特征[17]。作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相对发达的城镇和比较落后的乡村同时并存,中国的贫困主要表现为乡村贫困[18],而空间因素是中国乡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空间贫困是多维贫困内涵在地理空间维度上的拓展和深化[16],陈全功等[19]率先解读和研究空间贫困的政策含义与中国空间贫困状况(表1)。

      

       图1 不同学科视角下乡村贫困的主要研究内容

       Fig.1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rural pove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表1 贫困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Tab.1 Conceptual connotations of pover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