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治宝(1966- ),男,陕西人,教授,主要从事风沙物理研究,E-mail:zbdong@snnu.edu.cn,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吕萍,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

原文出处:
地理学报

内容提要:

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超过40%的全球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风沙地貌,但风沙地貌研究比国际研究晚半个多世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发展的3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现在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的水平整体与国际并行,部分领先。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工作包括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中国独特风沙地貌发育演变过程、戈壁地貌学研究、沙丘二次流以及地外星球的探索研究。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有在未来领跑国际研究的潜势,但风沙地貌学家必需有4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即综合集成、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全球视野和深空时代的发展。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前言

       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甚至在一些地外星球,如火星、金星和土卫六也广泛发育[1]。就全球而言,有沙丘发育的陆地面积超过2000万km[2][2],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分布,约20%的干旱区甚至许多沿海地区都有沙丘分布,加上戈壁和风蚀地貌分布区,面积则更大,超过40%的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因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蕴含着现代地表过程和地球环境演化的丰富信息,风沙地貌研究自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作为部门地貌学的风沙地貌学是地貌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总体上的发展总是落后于地貌学一步,经历了19世纪晚期的地质学认知、20世纪初期的地理学探索、20世纪30年代的物理学实验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综合研究等几个阶段,从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研究群体等指标判断,风沙地貌学现在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4个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科学意义:①是地球系统科学不可或缺的部分;②是全球变化影响与响应的信息载体;③是地外行星探测的重要内容;④对其他科学,如物理学和力学等有重要推动作用。目前,特别是观测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影像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为风沙地貌的研究开辟了许多蹊径,风沙地貌学将迎来复兴的机遇。

       自19世纪后期,中国广大的干旱区就是地理探险家的胜地,是研究风沙地貌的天然实验室。中国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面积几乎占国土的半壁江山,形成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酿成以沙尘暴和沙漠化为代表的风沙危害。但中国风沙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比国际研究晚了半个多世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风沙地貌研究者们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风沙地貌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重点展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工作。

       2 中国风沙地貌学的现状与历史

       新中国70年,中国风沙地貌研究从无到有,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工作持续加强,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是当前国际风沙地貌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表1)。其中,针对中国干旱区风沙地貌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风沙地貌学理论(表2)。回顾70年,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即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这3个阶段在图1中表现得很明显:1953-1977年的24年,年均发表文章总量不到3篇,1978-1999年的21年,每年平均发表文章达到25篇,2000-2018年间,年均发表文章数量大大提高,超过70篇(图1)。

       表1 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主要机构及其研究领域*

       Tab.1 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fields on aeolian geomorphology in China
机构研究起始时间主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20世纪50年代末野外调查与观测、模拟实验、沙漠环境演变与古风沙地貌,风沙地貌学高级人才培养,长期主导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20世纪50年代末风沙地貌野外观测。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风沙地貌的野外调查与观测,特别是新疆风沙地貌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内蒙古林学院)20世纪60年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华南师范大学20世纪80年代海岸风沙地貌。
北京师范大学20世纪90年代野外调查与观测、模拟实验、数值模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风沙地貌及其灾害防治。
兰州大学20世纪90年代野外调查、数值模拟。
中山大学20世纪90年代海岸风沙地貌。
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海岸风沙地貌。
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野外调查与观测、模拟实验、数值模拟、行星风沙地貌。
南京大学2010年沙漠环境演变与风沙地貌。
中国林业科学院荒漠化研究所2010年沙丘移动与戈壁。
浙江大学2015年沙漠环境演变与风沙地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