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超过40%的全球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风沙地貌,但风沙地貌研究比国际研究晚半个多世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发展的3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现在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的水平整体与国际并行,部分领先。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工作包括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中国独特风沙地貌发育演变过程、戈壁地貌学研究、沙丘二次流以及地外星球的探索研究。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有在未来领跑国际研究的潜势,但风沙地貌学家必需有4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即综合集成、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全球视野和深空时代的发展。
机构 | 研究起始时间 | 主要贡献 |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20世纪50年代末 | 野外调查与观测、模拟实验、沙漠环境演变与古风沙地貌,风沙地貌学高级人才培养,长期主导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 |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 | 20世纪50年代末 | 风沙地貌野外观测。 |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 20世纪60年代 | 风沙地貌的野外调查与观测,特别是新疆风沙地貌研究。 | |
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内蒙古林学院) | 20世纪60年代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
华南师范大学 | 20世纪80年代 | 海岸风沙地貌。 | |
北京师范大学 | 20世纪90年代 | 野外调查与观测、模拟实验、数值模拟。 |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20世纪90年代 | 风沙地貌及其灾害防治。 | |
兰州大学 | 20世纪90年代 | 野外调查、数值模拟。 | |
中山大学 | 20世纪90年代 | 海岸风沙地貌。 | |
福建师范大学 | 2005年 | 海岸风沙地貌。 | |
陕西师范大学 | 2008年 | 野外调查与观测、模拟实验、数值模拟、行星风沙地貌。 | |
南京大学 | 2010年 | 沙漠环境演变与风沙地貌。 | |
中国林业科学院荒漠化研究所 | 2010年 | 沙丘移动与戈壁。 | |
浙江大学 | 2015年 | 沙漠环境演变与风沙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