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p99)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明确地告诉我们:人们是“如何”从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伦理观念的?人们又能从这些经济关系中获得“怎样”的伦理观念?可以说,经典作家没有言明的这两个问题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议题。解答了这两个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释伦理观念的政治经济学的发生依据,就能指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独到之处。在我看来,经典作家虽然从未公开谈及此事,但却在《资本论》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可追踪的关键线索。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的结尾,马克思说完了价值形式在交换(流通)领域的变化(即商品如何转化为货币和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之后,在他即将转入生产领域讨论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之前,一段明显在谈论价值观念①的话,突然出现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场合:“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每一个人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惟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庸俗的自由贸易论者用来判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社会的那些观点、概念和标准就是从这个领域得出的——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其后。”[2](P204-206) 从马克思的语气来看,他在嘲讽资产阶级所鼓吹的一些价值观念,想把流通领域掩盖的东西与他即将在生产领域加以揭露的东西通过对比呈现出来。胡萨米认为,马克思在这里试图用反讽的修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宣扬的形式正义:“从劳动契约的自由、平等、等价交换转变为不自由、不平等和非等价交换只是因为资本家和工人在经济地位上不平等。资本主义的劳动契约和资本主义的法律体系掩盖了工资关系的真实本质,好似资本主义在把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当作商品并告诉工人他们的劳动已经得到了足额的回报。”[3]其实,只要存在这种意义上的“反讽”,我们就有可能找到马克思批判这些观念的价值标准,找出渗透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接下来的部分,我将对这四个概念(自由、平等、所有权、边沁)的伦理涵义逐一进行分析。 一、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从选择自由、自我实现到自主自由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意志自由。它在流通领域表现为商品所有者可以自由买卖的意志。这意味着,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买卖双方,可以自由地决定买什么和卖给谁。“自由地决定”在这里既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相对较宽的自主(self-determination)概念,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相对较窄的选择权概念。在前者,自由意味着主体可以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自己决定所做的事(源自卢梭)。在后者,自由意味着主体具有在不同选项之间进行选择的能力和权利(源自康德)。这两个概念有蕴含关系。当主体能够不受外界影响独自做出决定的时候,显然意味着主体是可以完成自己所选事项的。所以,自主概念作为一种相对较宽的自由概念,包含着选择自由概念。那么,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自由地决定”,究竟指的是哪一种自由概念呢? 在《资本论》中的《劳动力的买和卖》一节中,马克思自己说道:“货币占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4](P197)结合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在流通领域谈及的自由,首先是选择权意义上的自由。但这种选择自由对工人来说只是一种虚假的形式上的自由。表面上看,工人的确是自己在做选择,甚至可以自由地“挑选”他的打工对象,即选择他所要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资本家。而工人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选择,的确是基于自由意志。但这并不是选择的全部。因为工人虽然具有做出选择的主体能力(moral agency),但却不能“自主”外部环境对这种选择的干预和控制。也就是说,工人只能选择把自己出卖给谁,但却不能摆脱出卖本身。他若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就不能生存。所以,工人其实没得选。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工人不能选择自己是“人”还是“奴”,只能选择成为谁的“奴隶”。而“成为谁的奴隶”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工人自由地选择成为奴隶”是一种关于自由的悖论,是自相矛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自由提供了一个比选择自由更大的视野,它把个体的道德能力与更加广泛的社会联系结合起来考察人的自由问题。因此,马克思之所以认为工人在流通领域的选择自由是一种虚假的形式上的自由,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受制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整个选择过程中,工人拥有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意志能力。他做选择的社会环境和他能够选择的对象完全不受他的控制。也就是说,他不是在做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