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

作 者:
宋雪 

作者简介:
宋雪,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博士后(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戊戌变法在效仿日俄变政的同时,也引进大量新名词、新思想。接续“旧邦新命”的价值传统,吸收明治维新的思想资源,兼及作为“reform”的中译名,晚清的“维新”概念集中了多重意涵。依据近代报章的阐述、域外学说的引入、辞书条目的变化等材料,借助概念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剖析“维新”作为“新名词”与“关键词”的意义,考察知识的流转互动和语词背后的思想变迁,有助于探求近代知识空间的形塑历程。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0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20)03-0121-11

       戊戌维新在效仿日俄变政的同时,也从西方和日本引进大量新名词、新思想。国人对其进行选择、吸收、重构的历程,也从语言的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变动履迹。新的观念与术语传入中国后,如何与传统语汇调和,生成新的知识体系,具有了现代意涵,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作为“戊戌维新”这一历史事件的“关键词”,“维新”的重要意涵不可低估。相较于儒家经典传统,晚清维新思想更多地汲取了外来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可称为“新名词”。无论是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彼得一世改革,还是欧风美雨裹挟而来的革新思想,都给了危机中的清季士人新的思考方向。借助概念工具回溯历史,通过“维新”概念的建构与接受、译名的更替与传播,以文史互证的方式,考察知识的流转互动和新旧之间的拮抗消长,亦可展现细节背后的思想变迁。

       一、甲午战前“维新”观念的历史结构

       清末民初的思想界,清学经史臻于鼎盛,西学新知排闼而来,域外概念与传统思维的碰撞、文化传承与国族认同的考量,为变局中的士人提供了多方面的思想资源。回顾甲午战前“维新”观念的历史结构,有助于分析历史转型进程中知识体系的更易。

       汉语中“维新”概念有两千余年传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新名词”。其概念源头,可追溯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大雅·文王》)和“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尚书·胤征》)。二者语义不同,但均含政治色彩。

       由于儒家典籍的巨大影响,“维新”很早就完成了词汇化,在历代文献中一般指“改变旧法,推行新政”①,通常与王纲政令、社稷法度相关:

       耄年被病,岂可赞维新之朝?(《后汉书·杨彪传》)

       免令受弊于疲民,用示惟新于污俗。(《旧五代史·梁书·太祖本纪》)

       自汉迄清中叶,“维新”词义变化不大。不过,“维新”虽有《诗经》《尚书》两个源头,实际影响较大的还是“旧邦新命”的传统。时至近代,晚清士人正是以此为基础,吸收东学资源,建构起新的思想概念。

       甲午战后,中日之间的知识流向发生逆转。作为一种“日本模式”的变法,戊戌维新在效仿日本变政的同时,也不断借用日语概念和思想。考察近代中国“维新”的概念史,日本是不能绕过的一环。

       在古代文化交流史上,中国长期作为文化输出方,对日本的语言、文化、社会都有深刻的影响。汉学的盛行,也为日语提供了数量庞大的汉语借词,“维新”即是其一。根据《日本国语大辞典》,日语“維新”(いしん)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すべて改まり新しくなること”,与汉语“乃始更新”语意接近;二特指明治维新②。明治维新是19世纪后半期,日本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变革的总称。“明治”语出《周易》“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1870年1月3日《大教宣布》诏书“百度维新,宜明治教”,将“明治”与“维新”联结在一起③,“维新”遂有了特指“明治维新”之意。日本开国后,对外往来渐多,西方传教士和东游的中国士人,以各自的笔端记录了日本现代化历程,“明治维新”也随之进入汉语世界。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全文检索数据库”,专指明治维新的“维新”一词进入中国,始于1872年传教士报刊《中西闻见录》一则关于日本钦使访英的新闻:

       闻贵国近来政令维新,日臻强富,诸侯皆归权纳土,共尊王室,深属可异。④

       这则消息由“伦敦新闻纸”编译而来,底本系英国报纸The Daily News的报道⑤。“贵国近来政令维新”原文为“everything that had occurred in Japan during the last three or four years”,说明当时“明治维新”尚无固定译名。

       1877年,何如璋出使日本,作《使东述略》并《使东杂咏》,是为中国关于明治日本的最早正式报告。何氏虽为传统官吏,思想有守旧的一面,但其对日本维新的介绍,有肇始意义:其《使东杂咏》第五十首曰:“峨峨伊势敞神宫,碑记维新一代功。不作佉卢蟹行迹,周秦文字本同风。”第三十六首则曰:“三代名臣暨汉唐,殿屏图列古冠裳。维新孰建东迁策,顿改官家旧日装。”⑥诗中追怀周秦文字、汉唐冠裳,却也道出明治维新带来的社会更革。

       其后,在赴日士人笔下,“维新”渐次成为崇尚西法、进步开化的代名词:

       玉墙旧国纪维新,万法随风倏转轮。杼轴虽空衣服粲,东人赢得似西人。(黄遵宪,1879年)⑦

       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王韬,1883年)⑧

       来华传教士的译介、驻外使节的观察、游东士子的记述,共同构成甲午战前晚清士人关于明治维新的知识资源。新学的传播刷新了国人的概念世界和认知心态,明治维新成为清季读书人寻求富强进步的参照。以《格致书院课艺》为例,晚清士子援引日本经验,作救时强国之论:

       更就日本观之,维新以前,国势寖衰;自行钞法,竞尚西学,而国势日强。⑨

       日本知旧律之难行,维新以后,乃悉依法国之刑,以自操其柄。⑩

       明治维新各方面实绩,成为关心时务的晚清士人眼中效仿学习的榜样。诚然,洋务运动开启的“自强”“求富”并未扭转清帝国的颓势,西学新知的传播范围也相当有限,但邻国的进步,确是一种文化冲击,引起清季士人对新学西法的关注。

       二、从甲午到辛亥:清季“维新”观念的形成与消长

       甲午一役,叩醒王朝三千年旧梦,清廷自强运动宣告失败,同时也给了危局中的国人新的思考方向。清季十余年里,“维新”话语从一种新思潮到终被“革命”潮流取代,其中的概念消长、观念认同、思想论争,折射出清末民初风起云涌的政治文化图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