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焕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总编辑、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必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其发展的趋势是:进一步中国化,具有鲜明的当代中国的特征,在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新的普及,在新的应用和普及基础上日益深刻彻底,并呈现表现形式和说明形式的多样化。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11 期

字号:

      一切关心我国发展前景的人无不十分关心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因为它是领导我国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尤其关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因为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用以观察和处理中国问题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往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归根到底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胜利。这个过程中的一切挫折和失败,归根到底又都源于对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背离。由此,我们一方面要遵循以往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另一方面又要依据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适应时代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以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方向、路线和逻辑继续前进,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结合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已经进行了70多年,至今还不能说已经完结。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老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是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他们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候,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观察中国命运,分析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的工具。因此,他们特别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就其内容或形式而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产生于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继承了以德国古典哲学为集大成的西方哲学传统的哲学,能够植根于有着长期封建传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哲学相汇,另一方面又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劳动人民掌握,成为他们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自幼受着包括传统哲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青年时代接触了一些传入中国的西方哲学思想,受到它们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影响。正像恩格斯所说的,他和马克思起初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但一当接触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一下子就成了唯物主义者,毛泽东同志一当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就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武器,就决心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用以观察中国的命运,处理中国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为了使中国的革命者都能自觉地去实现这种结合,特别注重从根本的思想路线上提出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了便于中国革命者普遍掌握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把它中国化。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它本身就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工作主要是:第一,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组织出版马列的哲学著作和苏联哲学家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以及中国哲学家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第二,带领党的高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原则,并用以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第三,倡导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手中的武器;第四,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中国革命时对其内容予以丰富和发展,并赋予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倡导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在总体上是比较顺利的,使之在中国扎下了根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基础,而且也成了中国人民思想中居于指导地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但是,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注重了它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却没能达到与中国传统哲学充分的、有机的融合,在内容上或形式上都还没能进入既是中国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合二而一的统一完整的哲学形态,总还是存在着某种互相外在的痕迹。即使像《实践论》、《矛盾论》这种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型,毛泽东同志本人也并不十分满意,说:“我这个讲义(指《辩证法唯物论提纲》,内中包括后来单独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引者注)也是不好的,因为我自己还在开始研究辩证法,还没有可能写出一本好书,也许将来有此可能,我也有这个志愿,但要依研究的情形才能决定。”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好书”可能指的就是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哲学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这话是1937年说的。后来毛泽东同志再也没有机会集中精力专门从事哲学理论研究。这本书一直也没写成。可以设想,凭着毛泽东同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如果写出了这本书,那一定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进入更深的层次,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指出具体的方向和途径。

      中国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体用”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以及随后西方各种哲学流派如实用主义、马赫主义等等传入中国之后,使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更加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正确对待传统哲学的方法论,确立了批判继承的原则。但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客观上又不允许对传统哲学进行充分认真的清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所谓中国化的问题主要被理解为用以指导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问题,所谓“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的“具体实际”则往往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精神方面的具体实际。这种忽视起初是无暇顾及,后来则主要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这个实际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是不能不认真处理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