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识性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海锋,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在于打破“概念短缺”的困局,提升概念供给能力,打造标识性的哲学概念。哲学理论与哲学概念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相关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概念更迭的历史,是不断赋予既有概念以时代性内涵以及适时提出并打造标识性概念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哲学研究中自觉地以学术的方式实质性地介入中国现实问题,赋予既有概念以时代性的中国内涵,提出了诸如“矛盾”“实践”“价值”“发展”等“中国化”的概念;汲取各种理论资源打造了“以人为本”“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特质和世界普遍意义的标识性概念,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应该确立研究的主体性,在“扎根中国大地、关注中国问题”的导向中,在对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的观照中,打造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标识性概念,构建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思想智慧。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①。这对于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识性概念,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上,这样的工作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就已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学人基于中国具体实践提出了承载着中国内涵的标识性概念,推动着以其为基础的“三大体系”的构建。但不可忽略的是,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的“概念短缺”“概念匮乏”“概念贫困”问题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②因此,在学理层面反思哲学理论与哲学概念的关系,在学术思想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中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标识性概念的打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逻辑,探寻标识性概念打造的未来方向,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智慧和智力支持,就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哲学理念创新依赖于标识性概念的打造

       概念是一切学术理论体系的基石。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识性概念,推动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构建,最基础的问题当属对“哲学概念”和“哲学理论与哲学概念的关系”的追问。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③这只是揭示了普遍概念的特性,但就哲学性质的概念④而言,概念构成哲学的重要存在方式。这既是由哲学追求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也是由哲学作为历史性的思想和思想性的历史的理论特质所决定的,更是由哲学的属人本性和生命本性所决定的。

       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哲学必然要以“体系”的方式加以呈现,而真正支撑体系的有效基点就是概念。这是因为,只有概念才是真理的聚合体,只有概念才赋予认知以思想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即概念将人类对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等关系的认知“逻辑性地”聚合为“真知”,并“稳定性”地加以固化保存。正如文德尔班所言:“哲学力图把人类理性呈现其活动的必需形式和原则自觉地表现出来,力图把这些形式和原则从原始的知觉、感情和冲动的形式转化为概念的形式。”⑤因此,人类以哲学的方式所实现的对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的探究必然是概念性的认知;这种认知意味着,哲学将超越“意见”而抵达真理的彼岸。因为在哲学家的眼里,“意见”是哲学的死敌,“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急迫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⑥。换句话说,由于哲学起源于对世间事物感到“好奇”和“惊异”⑦,并尝试对之追根究底,所以哲学就要克服“意见”性认知,实现真理性把握,并赋予一切以意义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终极基础、终极意义、终极关怀、精神家园。所有的大哲学家都认为,哲学的使命就在于克服“意见性”的认知,在概念、命题、思想理论的统一中构建宏大的理论体系,藉此获得真理并把握时代精神,为人类之当下和未来指明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对于哲学来说,承载着真理性认识的概念才是它的“家”。

       哲学追求真理的本性决定了哲学的思维方式必然是概念式的抑或理性的。对于以概念为家的哲学来说,就是要在概念思维中穿越表象的虚妄,超越意见的空泛,使思想获得客观性,直抵真理本身,给人以崇高感。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为之作出不懈努力,在思维形式的跃迁中以概念为中介,不断实现着对真理的追问与把握。黑格尔精辟地将这种“以概念为中介”的追问方式称之为“概念思维”,并认为这才是哲学应有的思维方式。按照黑格尔的理解,人们把握世界的思维体现为三种形式,即表象思维—形式推理(抽象思维)—概念思维:(1)作为表象的思维,实则“可以称为一种物质的思维,一种偶然的意识,它完全沉浸在材料里,因而很难从物质里将它自身摆脱出来而同时还能独立存在”⑧。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经验思维,即基于感官(感性)对事物的经验性感知,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浅表性认识。(2)形式推理,这“乃以脱离内容为自由,并以超出内容而骄傲”⑨。这实则是一种抽象思维,人们基于对经验的感知,在知性思维中抽象概括出规律本身,试图以此达到对事物的本质性认知。但遗憾的是,这一思维形式因其对内容的遗忘而陷入“形式”之中,沦为“无内容”的、抽象的概念及其“真理”。(3)基于对上述两种思维形式的反思和批判,黑格尔提出了第三种思维的形式,即概念思维。在他看来,“真正的思想和科学的洞见,只有通过概念所作的劳动才能获得。只有概念才能产生知识的普遍性”,从而构建出“形成了的和完满的知识”以及“已经发展到本来形式的真理”⑩。在这里,概念就不再是思想的抽象物,而是蕴含着内容的真理。遗憾的是,黑格尔只是在“解释世界”的意义上讨论这一问题,尚未在“改变世界”的原则高度上对之加以贯彻。也就是说,黑格尔将概念自身的运演视作现实运动的逻辑,在他那里整个人类历史也就成了思想运演的历史,只有上帝才是真理的掌握者。因而,人类基于概念思维所把握的现实客观世界的真理,虽然是“完整、具体的真理”,却沦为以“上帝”为对象的思辨真理。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有着清醒的认知和洞见,认为“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才是一切历史发展的基本前提,“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1)。因此,应该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追问概念的本源。这一实践的思维方式的提出,为黑格尔意义上的概念思维注入了生命活力。在这一维度中,哲学概念所具有的真理性在于,概念熔铸着人类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辨与生命体验,是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内在统一的产物,哲学因通过概念来表征世界而达致真理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