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的弘扬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小九,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河南 焦作 454003

原文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内容提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迅速激发和凝聚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升华到新的境界,中国人民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忠心报国的担当作为、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在抗“疫”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二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理念得到有力确证,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三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在全球抗“疫”实践中,中国本着“立人达人”的原则,在坚决维护本国尊严和利益的同时,积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0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20)05-0008-0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紧急动员起来,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阻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迅速激发和凝聚起来,“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升华到新的高度,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理念得到有力确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升华

      个人与国家是命运共同体,爱国离不开个人对国家的奉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所以将爱国奉献确定为个人品德的首要规范,引导人们树立“成功在于奉献”的理念,就是因为爱国情怀的培育与奉献美德的养成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即崇德是爱国的基础,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不会有爱国心;爱国是崇德的体现,一个人对道德有崇敬之心,就会自觉地修养自己的德性,逐渐涵养出高尚、厚实的道德品质,这样就能够承载、担当起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群体本位、国家本位的特色非常突出,强调个人对他人的责任、对家族的义务、对国家的忠诚,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一体,把家事、国事、天下事都作为个体要关心的事,崇尚“以公灭私”(《尚书·周书·周官》)、“为国尽忠”(《贞观政要·论忠义》)、“精忠体国”(《范忠宣公文集》)。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艰难、危险,甚至残酷,是对人们的民族精神、道德觉悟的一场大考,考验的是人们有没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汉书·贾谊传》)的奉献精神,有没有“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有没有奋不顾身、勇赴国难的大无畏精神。从抗击疫情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人民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一份精彩、出色的答卷,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升华。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奉献精神表现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忠心报国的担当作为、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

      第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忧国忧民是中华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在爱国方面的表现。一方面是“忧国”。中华儿女对国家有自觉的、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家族的命运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结为一体。很多党员、干部“忧国如家”(韩愈《上李尚书书》),担心疫情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时刻考虑如何把疫情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展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忧国精神。许许多多的普通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抗“疫”捐款捐物,表现出“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的可贵情怀。另一方面是“忧民”。民众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是爱国情感投射的最重要的对象。疫情中有8万多同胞不幸被病毒感染,让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心急如焚,他们把病人当亲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千方百计从病毒和死神那里抢救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第二,忠心报国的担当作为。爱国的基本行为表现为勤勉恭敬、“为国效力”(《于忠肃集》)、“尽瘁事国”(《诗经·小雅·北山》)、“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礼记·燕义》)。面对突如其来、异常凶险的疫情,成千上万的“逆行者”挺身而出,冲向抗“疫”斗争的前线。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与病魔鏖战,“疫情不退我不退”,展现出高度的职业忠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科研人员紧张地投入药物研发、抗体制备、疫苗研究、病毒溯源等工作;全国广大教师精心备课、用心做好网络直播等等,都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表达对国家的忠诚。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顾不上照料被病毒感染的妻子,自己身患渐冻症,却一直带领全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郭斌,在疫情发生后就没回过家,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国家遭灾,人人尽力,一个个凡人善举让人感动不已:武汉一位餐饮店老板娘为医护人员24小时送餐,火神山医院一位建设者将自己在工地上挣得的7500元全部买成牛奶捐给前线医护人员,一位环卫工人默默地捐出自己多年存下来的一万多元,河南嵩县贫困村村民用手刨出地里10万斤大葱送往湖北疫区,广州从化一对父子免费派发5万多只口罩等等。

      第三,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中国历史上,每逢国难当头,一定会有众多志士仁人奋不顾身,竭尽全力地安国、保国、卫国、护国,“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苟利国家,虽杀身为之而不辞”(朱熹《朱子语类·诗二·破斧》)。在国家遇到外敌入侵或发生分裂叛乱的时候,很多人毅然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战斗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场战争,面对的是非常特殊、异常危险的“敌人”,负伤、牺牲在所难免。但是,“勇者不惧”,抗“疫”战士逆行出征、不计生死,许多人在抗“疫”前线火线入党,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银华,为参加抗“疫”而推迟婚期,在战斗中不幸被病毒感染牺牲;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出征前留给家人的一句话是,“国家困难面前总得有人站出来”;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水利站党支部书记厉恩伟连续13天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源性疾病不幸去世;来自湖南的志愿者郑能量郑重承诺,如果死在武汉,“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让它飘回湖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是英雄们毅然赴死、舍生取义的付出,才换来了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