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性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否全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本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争论,求得共识,必须用历史的观点对待哲学基本问题,即在总体上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全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本问题的同时,又确认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反对任何企图超越这一基本问题的各种倾向。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10 期

字号: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对这一重大问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自人类产生哲学一开始,它就存在着,全部哲学史就以这一标准划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阵营;另一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全部哲学和哲学史的基本问题或最高问题,在古代和现代这一问题在哲学思维中表现得不明显,或者说在古代和现代这一问题并非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值得认真研究和商榷,在此发表个人浅见,以就教于哲学界诸多同仁。

      一 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中,恩格斯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他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动着,那末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上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到处引起这种个人不死的无聊臆想的,并不是宗教上的安慰的需要,而是由普遍的局限性所产生的困境:不知道已经被认为存在的灵魂在肉体死后究竟怎么样了。同样,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随着宗教的向前发展,这些神愈来愈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后,由于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过程——几乎可以说是蒸馏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从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制的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9—220页。)

      我之所以把恩格斯这段话完整地引用出来,主要是想说明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是有过程的、有层次的,并非是一次性的、结论性的,而且对恩格斯的论述是可以作分析理解的。因为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里所谓的全部哲学显然是就哲学的总体而言,是就全部哲学发展的过程和联系而言。整体虽然包括各个部分,但各个部分并非就是整体。就哲学的整体说,显然它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否在哲学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片断、部分,每一个哲学体系所研究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呢?问题的症结恐怕就在这里。应当说,这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那种否认在哲学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理论观点,差不多都持在哲学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片断、部分,每一个哲学体系所研究的重大问题并非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立场;而那种认为在哲学中自始至终都存在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理论观点,又差不多都坚持在哲学发展的每一阶段、片断、部分,每一个哲学体系所研究的重大的基本问题绝对的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例如有的同志认为甚至在“狭隘愚昧的原始宗教观念形成过程中,灵魂和肉体的关系,灵魂与外界的关系就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原始形式”(注:《试论哲学基本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哲学研究》1981年第12期。),这种看法十分普遍。我以为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因为恩格斯所说的“其根源于蒙昧时代狭隘而愚昧的观念”还远远不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原始形式”。因为,哲学基本问题只能在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产生之后才能产生和存在。原始人的狭隘愚昧的观念不是哲学,因而也谈不上是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原始形式”。黑格尔认为哲学是“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注:黑格尔《小逻辑》,38页。),“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是对于真理之必然性的科学,是概念的认识”(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17—18页。)。如果在原始人那里,在他们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中就有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原始形式”,这无疑是降低了哲学的品位,也不符合哲学在历史上产生的实际情况。黑格尔认为“逻辑开始之处实即真正的哲学史开始之处”(注:黑格尔《小逻辑》,191页。),而黑格尔哲学的逻辑起点是“有”(“存在”)和“无”,分别源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和印度佛教哲学的“虚无”。恩格斯说:“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人才是可能,并且只对于在较高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而其充分的发展则更晚得多,在近代哲学中才达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565页。)而“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的过程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纽结”(注:《列宁全集》第38卷,90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