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的再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耕 陈志良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反思是以思维为对象的思维运动。从思想史上看,人类的反思经由康德的批判反思和黑格尔的思辨反思这两种历史形态而在马克思那里进入到现代形态——实践反思。在马克思哲学的宏大体系中,实践反思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凝结着以往反思形态的合理因素,不仅体现着马克思认识论的根本特征,而且预示着认识论以至整个哲学发展的现代走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我们忽视了,而现代实践和认识论的发展又凸现出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的巨大意义。因此,本文拟就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作一考察和审视,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思维的反思是由实践发展所决定的,它的活力主要来自实践,而方向是“与实际发展相反的”,即“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2页。)。这一反思过程本身又是批判的,即不断地对历史上的思维方式进行“解构”。马克思对反思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打破了反思的神秘性,使其从纯思辨的王国回到社会运动中,成为“当作实践去理解”的一个环节。

      一、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的总体特征

      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形式总是由片面到全面。“所谓的历史发展总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因为它很少而且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够进行自我批判,——这里当然不是指作为崩溃时期出现的那样的历史时期,——所以总是对过去的形式作片面的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8页。)。这种实践和历史发展的片面性造成了人的认识的某种片面性、局限性。但是,适应实践和历史发展片面形式的“范畴”却往往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为一种“客观的思维形式”,统治着人们的思维。于是,随着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由“片面”到“全面”,也就要批判、反思并打破原有的范畴体系,建立新的适应于实践全面展开形式的范畴体系,新的范畴体系对旧的范畴体系的批判实质上是实践活动高级化的产物。因此,必须把反思置于实践和历史发展基础之上来考察。

      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的反思同时又是在自我批判基础上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反思是在自我批判基础上的批判。“基督教只有在它的自我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所谓在可能范围内准备好时,才有助于对早期神话作客观的理解。同样,资产阶级经济只有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时,才能理解封建社会、古代社会和东方社会”(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8—109页。)。这就是说,反思是实践和主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进行“自我批判”基础上的一种批判形式,只有这种反思才具有“客观理解”的意义。把反思扎根于实践活动和主体发展,这是马克思思想的深刻之处。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考察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的“劳动”范畴的分析,来说明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总体特征。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价值形式作出分析的思想家,他正确地看到“五床等于一屋”可以转化为“五床等于若干货币”。然而,亚里士多德到此却停步不前了,认为“没有等一性,就不能交换;但是没有这种可以公约的性质”。所以,亚里士多德一方面认识到“五床等于一屋”内有着“等一性”,另一方面又认为,“那是实际上不可能的,这样不同种的物品是不能公约的”。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缺乏“价值概念”,亚里士多德生存于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希腊社会,这种社会实践的片面形式使他不能形成相等的劳动概念,只能产生人类劳动不平等的观念。所以马克思指出:“他生活所在的社会的历史限制、阻碍他,使他不能发现这个均等关系‘实际上’是由什么构成。”(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3 页。)片面的实践形式产生片面的观念,即使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思想家也在所难免。“如果这些个人的现实关系的有意识的表现是虚幻的,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中把自己的现实颠倒过来,那末这还是由他们的物质活动方式的局限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可见, 实践发展的实际形式决定反思的形式,反思的局限性导源于“物质活动方式的局限性”,因而思维的反思将是永远必要的。

      通过对“劳动”这一范畴历史理解形式的分析,马克思进一步说明了反思是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本身是古老的,但真正把握“劳动”的意义,却是现代社会。这一过程大致有五个阶段:(1)货币主义把财富看成是完全客观的东西, 看成是存在于货币中的物;(2 )重工主义和重商主义把财富的源泉从客体转到主体活动中,即工业劳动与商业劳动,但又仅仅停留于“活动本身”;(3 )重农学派则把作为劳动一定形式的农业看作是创造财富的劳动;(4 )亚当·斯密作出进一步抽象,“干脆就是劳动,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既是这种劳动,又是那种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6页。),到这里,才抽象出“劳动一般”,确立了“劳动价值论”;(5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第一次对“劳动”与“劳动力”这两个概念作出区分,指出劳动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而劳动力则是存在于人体中的智力与体力,从而揭示出资本的存在是以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并使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这就为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