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历史过程的形态观和文明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俄]普列特尼科夫(Ю.Плетников),哲学博士、教授

原文出处: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现在,在俄罗斯的社会科学中,批判马克思主义被看作是时髦,是有教养。然而,除了批判,还是批判。是持极其简单的否定态度、摧毁和抛弃某种东西的批判,还是扬弃这些东西中的非固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精神中)的批判。例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意味着不抛弃“纯粹理性”,而是企图使“纯粹理性”越来越纯正。看来,正是用这把锁钥,可以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著名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尽管其含义今天仍在继续争论。相应的当今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如果这种批判是遵循科学性的话,就应当抛弃马克思主义所有琐碎的结论和见解以及后马克思主义的简单化,抛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独特的教义和用教条主义的公式硬套人类历史越来越多样性的企图。

      现在,我们来说一些不同于哲学传统的有关形态的和文明的理论及其在历史认识中的方法论职能。

      对历史过程的研究,是与植根于圣经时代的阶段性的思想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过程的形态的和文明的阶段的形式提出这种阶段性的。这方面的基础环节——形态和文明的三段式。

      看来,最后的提法可以这样说(尽管马克思没有用类似的术语),即形态的三段式为:第一阶段的社会形态(公有制),第二阶段的社会形态(私有制),第三阶段的社会形态(社会所有制)。第二阶段的社会形态也可以用“经济社会形态”这一术语来说明(马克思在通信中曾用过简化的术语“经济形态”)。作为经济社会形态渐进的阶段是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根据所研究的马克思的原文,上述各种生产方式也可以为在狭义上是社会形态的形态生产方式。也是在那一段文字中提出了有关经济社会形态的资产阶级阶段问题,并使用“资产阶级社会形态”术语。在较早的文本中,在类似的文字中,马克思曾写到古代的、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社会。

      第二阶段的社会形态丧失了第一阶段的社会形态固有的混合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形态的条件之下,各种生产关系没有自己发展的形式,表现为不是独立的,而是通过血亲关系——氏族和家族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反映的正是第二阶段的社会形态的历史现实。因此,它的双重标志:经济社会形态。没有充足理由把第二阶段的社会形态的见解推行到假定的第三阶段的社会形态上,而不论用怎样的术语来说明未来的发展。

      问题的实质在于,马克思看到了他的时代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公共劳动的作用增长的趋势。他把一切科学劳动、一切发现和一切发明都列为公共劳动的概念,而如果扩大抽象的对象的话,那么可以说——一切真正的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公共劳动的独一无二,意味着根本不可能测定社会必要劳动消耗所获取的成果。在这里,未必可以说它们的最佳效益,因为在实际上利用重大科学发现的能力,只有在经过多年后才能产生。公共劳动这一概念不是经济范畴,而是社会文化范畴。

      在公共劳动占优势的条件之下,经济关系将被列入在公共劳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文化关系的总和。展望历史发展的前景,根据我们所研究的趋势,现在已经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的社会文化的混合物。因此,第三阶段(以及第一阶段)的社会形态将没有经济社会形态的特征。在科学中,已承认“后经济社会形态”这一术语,决非偶然。

      从自然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历史发展分离出来的人类社会概念,是对社会形态范畴的类概念。在任何情况之下,社会形态在历史上是人类社会、历史过程发展的一定阶段。韦伯认为马克思主义范畴(自然也包括社会形态范畴)是“想象中的结构”。但是,这并不是臆断的“想象中的结构”,而是反映历史过程本质特征的结构:历史上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体制。因此,一些国家的发展,就较形态的发展来得丰富。它使形态的发展具体化,并以它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多样性,宗教信仰、传统和风俗等等的特点予以补充。这样,就产生了文明和文明发展问题。现在想把读者的注意力转向一系列看待历史过程的形态观问题。

      马克思曾使用过“奴隶制”、“奴隶制生产方式”、“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等等概念。然而,除了历史发展的形态阶段,他还使用过其他术语——“古代社会”。这是否偶然?我以为并不是偶然的。其实,在古代阶段,就已有奴隶。但严格地说,奴隶占有制的生产方式,只是在古罗马历史结束的阶段产生的。当时,平民——某些自由的村社农民——丧失了自己的一块土地,并形成了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庄园。古代社会绵延了一个很长的时期,直至这个阶段结束之前,自由的村社农民就一直是主要的生产力。古代社会——独特的西欧现象。西欧的这种起源带有封建主义。与西欧比较起来,历史过程的特殊性,不仅已在亚洲、而且也已在东欧得到印证。

      至于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是怎样的呢?一些学者在强调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时,得出结论:在历史过程中,划分与它相应的狭义的社会形态是可能的。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它是从第一种社会形态到第二种社会形态的过渡阶段。有这样一种假设,把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与古希腊、罗马和封建主义以及漫长的资本主义以前(封建)的形态一起作为一种模式。

      上述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释已受到重视,因为这种解释促进科学探索。同时,也对欧洲中心论范式本身产生很大的怀疑。众所周知,黑格尔认为,一部世界史是世界理性的单维的和直线的运动:东方,古代世界,基督教—日尔曼的欧洲。马克思在新的解释中,曾借用过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的观念。从这里,他最初与古代的、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一起,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见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