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目的主要是想理清一些有关价值的概念,并借着这些概念来分析价值冲突问题。 一、价值主体 到底什么叫做价值呢?近年来哲学界已讨论得很多。一般说来,价值是人类主体(S)与被评价对象(O)之间的关系,即V(S,O)。 一个对象客体(事物、事件、属性、功能、活动、行为、观点、原则等等)因为能满足人类主体的某种需要(need )、 达到人们的某种期望(desire)、合乎人们的某种想望(want),因而成为具有价值的东西,而主体因其对某物或某种观念、某种行为的偏爱、兴趣而有了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尺度。价值作为谓词,它就是对象客体对价值主体的需要能给予的满足这样一种性质,这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因此,价值可以从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即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与人们的需要与欲望有关的各种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精神客体和社会客体。如社会制度、人们的行为与品质等等,它以各种不同的性质满足(或不满足)人们的需要,引起人们的偏爱(或厌恶)。所谓价值主体,狭义地讲,就是生活在世界上通过劳动、实践与各种社会生活寻求使自己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人。这里所说的人类主体有很多层次,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人的群体、社会、整个人类。对于不同的主体、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它们与客体的价值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一本圣经或一顿晚餐对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时间里面有不同的价值,一种行为(例如一次游行示威)对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价值评价,并往往引起不同价值的冲突。所以,研究价值主体是理解价值和价值测度的关键。人类价值主体的一般特点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又可称为价值主体的三要素: (一)主体的目的性 人类作为价值主体具有目的意识。和一切生命一样,人类的行为有明显的目的性,但与其他生物乃至高级动物不同,人类行为不仅是有目的的,而且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各种手段,从而使人类有目的行为成为有意向、有想望、有追求和有计划、有步骤的行为。马克思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202页。) 马克思的这段话集中说明了人类主体和主体活动的最根本特征,即它是目的性导向的,而不是盲目的因果决定性和随即偶然性导向的;同时这目的性是被自觉地意识到的,从而具有一种意志力来实现这个目的。由于有了意识,人类的目的,决不局限于直接满足自己维持生命的生理上的需要,而是为了达到总的目标有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目标体系。并且也由于有意识,它就不是单纯运用自己的身体去直接抓住这个目的,而是利用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手段(如劳动工具与人际关系)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手段的间接性和多样性。这就是说,比之于其他生物世界,能作为人们的目的的东西(目的价值)大大扩展了,而能够直接间接达到人们目的与期望的手段(具有工具价值的东西)也大大扩展了。 (二)主体需要的层次性 人作为价值主体的第二特征就是它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一般说来,动物只有客观的生理需要或本能的需要,低级动物更是如此。而人类除了维持自己生存的生理需要之外,还有其他的物质的、文化的、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需要。其实所谓需要是与人们的目标状态分不开的。所谓自觉的目标或自觉的目的,是人们查明一定的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条件是否具备而定出来的。单纯有某种需要并不立即成为人类的目标,只有具备了实现条件的需要才能成为人类活动的现实目标。我们要派人去探测火星这个目标是根据科学发展有了这种需要以及目前的环境条件又具备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而制订出来的。这是人类社会群体特别是某个科学共同体的目标,当然也包含了科学家个人的目标。但反过来说,当着目标状态已经存在,无论是生理地存在(如获得维持生命自身的物质、能量供应)还是心理地存在(追求爱情或友情)还是社会地存在(追求一种民主的社会制度)这种目标状态与当然状态的差距,就构成一种空缺,一种需要或要求,必须去填补这个空缺,去达到这种目标状态。人类的个人需要是一切社会需要的基础,也是一切价值的最终的客观源泉,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切事物的价值,一切行为准则,一切社会系统和社会措施的好坏,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满足全体成员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转移。这是一个终极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三个有利于”的根源,因此需要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现在,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和政治家都曾对人类个人的需要进行过不少的分析。例如有些政治家提出的温饱、小康、富裕,就是个人需要的三个大层次和三个大阶段。而有些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如A ·马斯洛就曾提出人类个人需要有五个层次。他说,人是一种不断地有需要的动物,一旦他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就代之而起,这是永无终结的过程,直到他的死亡。第一级是生存的需要,从而有提高工资、改善生活、医疗和福利的要求;第二级是安全的需要,从而有职业保障、社会保险之类的要求;第三级是爱的需要,从而有友谊、爱情、社交、归属感和参加一定社团的要求;第四级是受到尊敬(自尊)的需要,从而有自由、独立、取得成就、提高知识与能力、获得名誉的要求;第五级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有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力和实现自己的志向的要求。(注:A ·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见孙耀君主编:《管理学名著选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第123~161页。)马斯洛需要五层次是从管理学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研究怎样满足个人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来调动他们在生产上、事业上的积极性,并不完全适合道德哲学的需要;并且它的缺点是认为高一级的需要只有低一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提出来,从而将这个需要阶梯看成一个机械序列,也不完全符合人类需要的实际情况。从价值学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克服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点,并超越它的管理学视野,从两个维度上来研究人类的个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