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克思的深入解读,这并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殊要求,只是历史的变革将这一要求提到了新的高度。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文化重组,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也必然存在着思维方式的重构。国内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解释的原动力无疑是70年代末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正是实践向理论提出了持续的挑战。从理论研究的动向看,“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来,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开始,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几个传统定位部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了广泛讨论,80年代中后期形成“实践唯物主义”和“人学”两大主导话语,并在90年代初达到高潮。当前,“从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突围,在现代制高点上创新”这一理论运动,呈现出“批判与突破”(高清海)、“寻根与创新”(俞吾金)、“出走与重建”(杨耕)、“颠覆与构建”(张一兵)等复杂景观。 本文拟对三种已经成型的理论模式进行讨论,它们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和传统解释框架已经有着十分明显的界限,在总体上代表着我们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从代表人物来看,一是高清海先生,他立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现实,从对传统教科书的反动开始,紧扣“实践”立场,高举主体性大旗,深入“人学”等重大主题,提出了极有个性的“类哲学”思想;二是俞吾金先生,他从西方哲学研究入手,广泛借鉴当代西方最新话语工具,对马克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析与“定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根”等许多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第三种以孙伯鍨和张一兵两位先生为代表,他们从马克思文本出发,通过对其历史深层逻辑的分析,展示经典作家思想发展的真实过程,力求完整地理解其真谛,以此作为和当代对话的根本,他们在马克思思想发生过程、历史唯物主义整体逻辑框架等问题上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观点。 一 高清海先生是国内率先发动对传统教科书批判并取得积极成果的哲学家。他在80年代提出的“实践一元论”思想无疑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87年左右高先生将对教科书体系的反动引入更为深层的哲学主题上,研究重点从体系建构转移到内容、观点的重新思考。(注:高清海:《论哲学观念的转变—哲学探进断想之一》,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10期。)他抓住马克思主义之中人学主题,开始探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主体进步问题,以此提升由反对传统解释框架发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注:《人是哲学的奥秘—我对哲学如是说》一文是高先生观点代表,载1993年《哲学研究》第6期。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以弘扬主体性为特征的“人学”思想,也同时奠定了“类哲学”思想逻辑基础。 高先生的理论研究,反映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新时期理论研究焦点转型的特征:传统教科书曾经对他们的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他们转向这一框架进行革新时,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构成了他们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基础,也构成他们研究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他们将对现实的高度重视直接衍化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关注,也正是对“实践”的不同理解构成这部分理论家之间的差异。就高先生而言,他强调“要改变理论现状,关键是突出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理论意义”。在这点上,他自己也指出这“与国内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的学者们在思想倾向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他“主张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提出实践观点的意义”。(注:高清海:《我的哲学思路》,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11期。)这成为理解高先生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别是其“类哲学”思想的关键。在他看来,“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意识的理论看法”,“是否从实践观点去看待哲学问题,这意味着是从什么样的观点去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看待世界对人的存在性质问题”,而“实践的观点”,“也就是把握并贯彻活生生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的观点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虽然高先生在这里并没有十分明确地区分“实践的观点”和“哲学思维方式”,但他是“立足于人去审视哲学,发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这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这恰恰是构成其他全部的出发点。(注:高清海:《我的哲学思路》,载《哲学动态》1994年第11期。)他试图用“实践”来解释全部的人,但从其他表述看来,他又用“人”来解释“实践”,这构成其“类哲学”的一个内在矛盾。所以,当他指出“按照马克思的说明,实践就是人依一定的目的、通过运用工具去变革对象、创造价值的活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本性,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时,(注:参见《哲学研究》93年第6期。) 他仅仅抓住“实践”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与“人”的存在的关系这两点去说明“传统教科书体系在‘实践’上的失误也就是在‘人’上的失误”。虽然高先生切中时代特点,将现实中对人的关注引入哲学之中,使之在和实践的关系中获得新解,为解决现实之中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提供了很大可能性,但我们也发现,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说过“实践是人的生存本性”这样的话,高先生对马克思的解释显然溢出经典文本,所以高先生在进一步讨论“人”的本质时,其理论立足点之“实践”和“人”的二元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随着他的研究的深入愈发明显地表现出特定的人学逻辑来,在其《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一文中达到高潮。该文中,高先生将人的本质定位在“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以实践为生存本性的存在”,而“实践”则是“制造活动”、从根本上而言的“无中生有”或“有中生无”的活动,“实践本性意味着,人是一种自我创造的存在”,故“人的本性也就是颠倒的自然本性”。这样,“实践”最后成为“人需要去制造假理,然后又必须去追求真理的根本缘由”。(注:高清海:《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载95年《哲学研究》第8期。) 这是值得商榷的。高先生这里指出了我们历史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主体进步问题。弘扬主体性,在我们今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高先生强调这一点,也正是强调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不过,高先生对现实的反思却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过分善良的主观愿望,因而提出了超出现实发展可能的要求,走向“矫枉过正”。以此为出发点对马克思的解读,很可能形成对马克思的过度诠释,对现实反思也缺乏可靠的基础。因而在真理问题上,高先生实现强调弘扬主体性的理论成果后,强调人的“反自然本性”结论,引发了新的思考的同时,也呈现出美中不足。如在该文中提出的“关于存在和对象的真假判定”,“人的创造性表现和证明”,“人的‘反自然界’本性和能动性证明”等,这些问题引起了其它理论家的兴趣,招致不少商榷。事实上,在高先生文中确实表现出不少理论上难解之处,如在真理与价值和审美问题上陷入困境,用人类审美的例子来证明真理问题的“主体性”的重要;不能说明实践检验真理的具体方式,将“当前现实”中的实践理解为普遍的方式,并从理论一般出发,简单地取消了理论活动和物质实践活动之间严格的界限,最后诉诸于“真理必然是体现着人的理想和追求的真善美的统一体”这样的抽象。(注:高清海:《突破真理论的传统狭隘视界》,载95年《哲学研究》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