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最初起源于对战争的人道主义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志愿服务开始兴起,旨在促进国际理解及受灾地区和战争破坏地区的重建。随着国际局势及时代主题的变化,国际志愿服务的内容、模式也随之调整,而且越来越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本文将从志愿文化和国际志愿服务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回顾和审视国际志愿服务的历史和现状,并总结国际志愿服务的特点。在国际志愿服务发展演进的过程中,政府的经费投入一直是其存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因此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国际志愿服务与国家战略是紧密结合的。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志愿服务观念的转化,国际志愿服务的主体、受众和内容开始呈现青年化趋势。这种趋势逐渐被政府当作培养本国国际化青年人才的重要契机加以利用,从而推动了国际志愿服务从对外援助手段向全球化人才培养载体的转变。 一、国际志愿服务的起源与发展 (一)志愿文化溯源 志愿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传统的宗教慈善观念,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有一句名言:“公益优于私益。”这种公益观念与现代的志愿精神是一致的。宗教团体的公益慈善活动对志愿服务的兴起和现代志愿服务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志愿者”(volunteer)源自中古法语Voluntaire,这一词语的拉丁语词源是valo或volle,意为“希望、决心或渴望”。志愿者的含义是为公共利益而自愿且无偿地奉献自己的实践、精力和技能的个人。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劳动分工与社群分化,在各类风险面前,任何社群都不能保证永远实现自给自足。因此每个社会都产生了自力更生和社会团结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强调社会成员树立自我担当意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同情心、互助习惯和奉献精神。志愿精神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所溯源,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儒家思想讲求“仁者爱人”“修己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教给人们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济世救人为重、行善为要,共同达到至善的境地。佛教提倡为获福报而施舍,佛教中的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是施与衣食财物,改善众生物质生活;法布施是施与静心佛法,充实众生精神生活;无畏布施是在危难灾祸之时,施与内心安慰,帮助众生择善而从。基督教中,救赎是最重要的主题,人类具有原罪,要想在一生中获享内在的平安及生命最后幸福,就要不停行善摆脱罪恶的束缚。各个文明中潜移默化的团结、担当、向善的共同体意识和互助习惯,为志愿精神的萌芽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西方志愿服务从最初的自发性、个体性、慈善性,逐渐向组织化、机制化、政府化和全民化发展。 (二)国际志愿服务的历史与现状 国际志愿服务是指在本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自愿提供无偿服务。对于国际志愿服务的起源,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认可的说法是,最早的国际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在启蒙教育、宗教教育和灾后恢复的框架下,国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场运动,也曾被称为“对外输出志愿服务”和“海外志愿服务”。[1]一战期间,反战人士发起了和平主义思潮和“良知拒服兵役者”运动,并于1920年建立了国际民众服务组织(SCI),倡议以国际劳动营和志愿军的和平方式替代战争。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非殖民化运动发展时期,志愿人员营地作为非政府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动员了大量青年为新独立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和经济救助。[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一批正式项目和志愿服务机构开始出现。1951年,墨尔本大学毕业生志愿者计划的首批参与者来到了印度尼西亚,标志着第一个正式的长期国际志愿者项目发端,之后的10年中,欧洲及加拿大、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竞相效仿,建立了类似的长期国际志愿服务模式。截至1960年,已投入运行的国际志愿者项目超过20个。 1960-1970年被联合国指定为“第一个发展十年”,这期间,国际志愿服务中紧急和经济救助的比例逐渐缩小,发展援助成为国际志愿运动的主题。[3]这一时期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志愿服务的兴起。很多著名的国际志愿服务组织纷纷建立,包括美国和平队、加拿大大学海外服务、日本海外合作志愿者、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等等。1970年开始的“第二个发展十年”期间,越来越多的民众尤其是青年希望从事跨越国界的志愿工作,许多大型国际志愿组织纷纷建立,小规模的私营志愿组织数量激增,国际志愿者的规模和人数大幅增加。根据《国际志愿服务秘书处志愿人员服务统计摘要》,1970年初,全球共有30家志愿服务组织向海外派遣长期志愿者,1973年1年,共有23918人赴海外开展志愿服务。到了1981年,获得认可的志愿人员派遣机构有125家[4],1983年1年,赴海外开展志愿服务的人数增长到了55526人。[5] 1980-2000年之间,国际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服务重心、参与国家、项目模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各国普遍缩减官方发展援助(ODA),许多依赖政府资金的国际志愿服务组织开始向私营部门筹集资金。与此同时,援外技术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际志愿服务重新开始转向民间社会和公民参与,重视能力建设。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志愿服务组织逐渐被视为通过以人为本和参与性方法实施发展工作的重要的代理机构。[6]90年代起,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也创建了国际志愿服务项目。项目模式创新方面,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于1991年推出的国家志愿人员方案,采用短期专业志愿人员安置模式,并且开创了南北合作的服务模式。[7]韩国国际协力团则邀请低收入国家的青年领导人到韩国接受培训,培养能力,交流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