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4-0094-07 近年来,小镇青年凭借自身的群体消费力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和天猫国际2017年发布的《天猫国际跨境消费洞察报告——线上90、95后消费人群浅析》数据报告显示,从2014年到2017年第三季度,三四线城市中来自90后和95后新增客的消费金额占比已经超过一二线城市中90后和95后新增客的消费金额占比。①“得小镇青年者,得天下”成为许多商家市场定位的口号,小镇青年成为资本青睐的红利群体。但在小镇青年体现巨大消费力量的同时,其行为背后蕴含的动机令人深思。因为在当今社会,消费已演变成一项携带意义的符号活动,它与主体身份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这一点在流入型小镇青年身上尤为明显,流入型小镇青年与新生代农民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以文化进城的方式从农村流向小镇。而在长期的“农村—城市”的二元对立格局背景下,从农村流向小镇的过程不仅意味着生活地域的转变,更涉及身份的变更。那么,在流入型小镇青年流入小镇的过程中,消费在这场身份变更中扮演什么作用?小镇青年如何通过消费体现自己的身份认同?这是本文的重点讨论问题。 一、流入型小镇青年 在研究流入型小镇青年之前,有必要对小镇青年的概念进行梳理并界定。小镇青年首先作为一种“群像”进入业界视野,惊人的群体消费力量使得他们成为资本的争夺对象。但在目前的研究与讨论中,小镇青年还没有清晰统一的定义。学界关于小镇青年的研究较少,仅有的讨论也集中在电影消费领域。小镇青年被称为电影的“新观众”,尹鸿等在《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录》中,将小镇青年定义为“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县城、乡镇观众”②。张颐武在《新观众的崛起:中国电影的新空间》中有类似的定义。显然,这些定义过于局限。业界对小镇青年的讨论较多,这些讨论多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调查,主要从定居地、年龄两个维度定义小镇青年。极光大数据《2018年8月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定义小镇青年为“生活在三线及以下城市且年龄在18~26岁的青年”。③ 小镇青年这个词本身,已经出现了三大分类标准,即“地域”“年龄”和“学历”,纵观学界和业界的讨论,也都围绕这三类标准展开。梳理发现小镇青年中的“地域”标准即小镇,是指介于农村与一二线大城市之间,并非是行政区划中的“镇”这一级别。而关于青年的年龄划分,不同衡量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李光奇总结了我国的六大划分标准,分别是生理决定论、教育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社会决定论、事业决定论和政策决定论。本文倾向于社会决定论,认为以人对社会的最终适应和所承担社会责任的稳定为划分标准。因此,本文将小镇青年界定为定居在一二线城市以下但不包括农村,并具有专科学历及以上的18~35岁的青年。但在具体操作中,不应该过度局限于具体精确的年龄,应该区分对待。 在以往城市化研究中,农村城市的二元格局是重点关注对象,但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显然小镇已经介入这个二元格局,形成了农村、小镇、一二线大城市的三元格局。小镇成为农村与一二线大城市之间的中间层级。小镇青年是最终定居在小镇的一群青年人,因此从定居的过程,也就是从农村、小镇、一二线大城市之间的流动方式来对小镇青年进行分类是合理且必要的。由此,可以将小镇青年分为三类: 第一类:流入型小镇青年,是指从农村流向小镇的小镇青年;第二类:原生型小镇青年,是指原本出生在小镇,最终也选择定居小镇的小镇青年;第三类:回归型小镇青年,是指虽然曾较长时间在大都市发展,但最终回到小镇的小镇青年。 流入型小镇青年是小镇青年中的一类,他们是城乡流动格局下的另一重要特色群体。他们以文化进城的方式,由农村流向小镇,在小镇取得专科或以上的学历,并最终在小镇定居发展。与原生型小镇青年和回归型小镇青年相比,流入型小镇青年是在小镇青年这个群体中最具矛盾张力的群体。原生型小镇青年,没有涉及生活场域的变更,而回归型小镇青年却涉及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变更与流动,只有流入型小镇青年既有生活场域的变更,而这种变更与回归型小镇青年相比,更具有结构的稳定性特征。 流入型小镇青年和新生代农村移民具有很多相似点,但也有本质的不同。因此要更清晰地了解流入型小镇青年的特征,在与新生代农村移民的对比中可以窥探一二。新生代农村移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具有向城里人看齐的特征。他们不再满足于老一辈“在城市生产,回农村消费”的生活模式,而是希望今后能够留在城市生活。他们的进城动机已经由“经济型进城”转变为“经济型进城和生活型进城并存”或“生活型进城”。④流入型小镇青年和新生代农村移民一样,他们希望获得城市身份,能够留在城市生活。 但文化水平的不同是流入型小镇青年与新生代农村移民的本质不同。流入型小镇青年与新生代农村移民相比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他们往往受过更加系统化的知识学习。由此,流入型小镇青年是指以文化进城的方式流入小镇,并定居在小镇的18~35岁的年轻群体。 二、消费与身份认同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传统的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社会转变到以“消费”(以及消费服务)为中心的社会。消费不再仅仅是生产环节上的一环,它所具有的社会与文化属性越来越凸显。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众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与文化批判家开始从消费的文化与社会属性角度加以讨论,消费研究出现新的范式,包括布尔迪厄(Bourdieu 1984)、鲍德里亚(Baurdrillard,1988)、桑德斯(Saunders,1986)等,他们为此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布尔迪厄认为消费中反映出的个人趣味是阶级与阶层区分的根本标志,而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不再是工具性活动,而是成为对符号进行操纵的系统性活动。由此可见,消费的意义在30年前就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