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20)02-0005-11 DOI:10.13583/j.cnki.issn1004-3780.2020.02.001 纵观30多年中国青年学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学科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学科反思阶段(2000年至2014年)和学科重建阶段(2015年以来)等三个阶段。如果把青年学科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青年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青年研究、社会实践层面青年面临的问题研究[1],那么,青年学科自创建以来,在研究内容的层次上,经历了两次大的转进。第一次转进发生在学科反思阶段,学科建设的重心从青年学科的元理论或基础理论研究转向对青年现象、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实现了社会科学理论与青年主体之间的有机结合,标志着青年学科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第二次转进发生在学科重建阶段,学科建设的重心重新转回到青年学科元理论和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大方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青年学科,并在此方面取得了理论上的显著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不同阶段中这三个层次研究内容的发展、特征及创新表征。 一、青年学科的初创与快速发展阶段 青年学科的初创与快速发展阶段大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在初创阶段,青年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建立,研究领域和研究范畴初步形成,青年学教材、学科研究及青年问题研究成果等快速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首先是第一层次青年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一是青年学专著和教材相继出版。1986年马赫列尔的《青年问题和青年学》中文译本出版,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青年学相关知识。该书共分“绪论”(上编)和“范型”(下编)两篇。“绪论”(上编)包括“青年学的历史—本体论基础”“青年学的前提”和“青年学的对象”等三章;“范型”(下编)包括“青年的发生”“青年的结构”和“青年发展动态”等三章。之后涌现出了一批青年学的国内专著和教材,如谷迎春、杨张乔著《青年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黄志坚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邱伟光主编《青年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金国华著《现代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邹学荣主编《青年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熊建生编著《青年学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和金国华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等。这些专著和教材大多参考了马赫列尔的青年学科体系,在研究内容体例上基本都涵盖了青年及青年的本质、青年的身心发展、青年期的任务、青年与社会的关系等,但在具体研究内容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青年学研究,除要研究青年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与规律、青年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之外,还要研究如何对青年实施教育[1]。二是与青年学科建设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陆续发表。1980年陈群在《青年研究》发表《时代的迫切要求:建立“青年学”》一文,前瞻性地提出了要把青年问题研究纳入系统科学的轨道,并指出青年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2]。1981年唐若昕在《青年研究》发表《青年学——一门正在兴起的新科学》,论述了建立青年学的时代意义和青年学的学科性质,梳理了青年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存在方式,并具体讨论了青年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3]。在此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论文还包括:黄志坚《论青年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张修学《建立马克思主义青年学势在必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金国华《建设青年学面临的两个问题》(《青年研究》,1987年第6期)、谢昌逵《关于“青年学”》(《当代青年研究》,1987年第11期)等。这一时期学术期刊论文中所探讨的有关青年学的主要问题及观点,在出版的大多数教材中都有所体现。 其次,第二、第三层次的青年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一时期,费穗宇等著的《青年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和谢维和等著的《当代青年社会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相继出版。他们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青年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交互作用,重点包括青年社会化、青年文化、青年社会地位与社会问题等,奠定了青年社会学的学科基础。为解决青年社会学与青年学及其他青年研究的边界问题,研究者不断探索和论证青年社会学的学科特征,认为青年社会学的学科范畴不仅包括青年与社会的关系,还应当增加“青年社会”的维度[4]。研究者认为,青年社会学的学科特征要体现在视角上的专业性,而并非对象上的专业性;是以一种青年社会学的观点去透视、分析、理解种种青年的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拘泥于青年的某一方面。同样,青年社会学是一门“发展”社会学,因而在对象、方法和基本概念等方面,都具有一种发展的特点;青年社会学尽管要用社会学的某些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但必须实行一种内涵上的转换和本位的变化[5]。在这一时期众多社会实践层面的青年问题研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单光鼐等提出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与社会关系的核心概念——“偏离与吸纳”,其基本理论出发点是注重青年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基础作用,同时也不忽视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和谐性乃至冲突。这一概念解释了青年群体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由常态到动态、由被动到积极的转进之途,以及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合程度由机械的、单层面的状态向有机的、多层面的转进[6]。 二、青年学科的反思阶段与学科建设的第一次转进 青年学科的反思阶段大致从2000年至2014年。在这一阶段,一些学者对上一阶段初步建立起来的青年学科,特别是青年学元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做了不同程度的学术反思,追求建立一门独立的青年学科的声音式微,青年研究学术圈更加强调和注重从不同学科视角来对现实中的青年现象、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进行研究,呈现出学科建设的第一次转进特征:即社会科学理论与青年主体的有机结合。 1.对青年学元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 对青年学元理论与基础研究的反思,即对青年学科研究内容的第一层次进行学科化反思。学科化反思中大部分质疑和批判是遵循“青年研究—科学化—学科化”的学科发展模式,以审视“青年研究是否达到了学科化标准”的视角对初创和快速发展阶段的青年学科进行反思。其主要的衡量工具是社会科学领域成熟的学科范式,主要结论是青年学还没有学科化或者尚处在前学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