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需要的几个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志尚 张维祥 北京大学哲学系 邮政编码:100871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正确认识人的需要是直接关系到正确认识人的利益、价值、权利、自由、交往、信仰、理想、目的以及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因而,关于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在人学基本理论建设中有重要地位。现将我们研究人的需要所思考的几个问题摆出来,希望引起大家的兴趣和讨论,求得真知灼见。

      一、人的需要及其基本特征

      首先需要明确“需要”这个概念的涵义。对此似乎各学科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参考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的定义,我们认为在哲学上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

      需要(Needs)作为一般范畴, 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这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示了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外部世界的依赖和需求;另一方面又表示了有机体具有获取和享用一定对象的机能。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欲望(Desires)、希望、愿望(Wishes)和需求(Wants)。这是有机体为了自我保存和自我更新而进行的各种积极活动的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

      人是一种生物,他自然具有需要这样一种生物的共同本性。但人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的最高形态,因而他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殊本性,人的需要也和其他生物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曾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46页。)。这就是说,人的需要不限于维持机体生存的直接的肉体需要,更重要的是超出种的延续的肉体需要之外的广泛的社会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按照自己规定的各种尺度,通过进行生产改造对象来满足。

      展开来说,人的需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1)人的需要有客观性。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 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需要作为一种特性和机能有它的客观物质基础。它的产生的客观根据是人自身的肉体组织、社会存在和他生存所依赖的外部自然条件;它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为使对象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主体首先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它得以实现的手段——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特别是人的需要直接受到人所存在的社会环境的制约,这是现实的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一个特点。把人的需要归结为只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否认它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错误的。

      (2)人的需要本质上是有意识支配的。即所谓“被意识到的需要”。它是人的行为的目的和动机的内在根据。虽然人的需要也包括肉体组织所决定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本能的因素,但经过长期演化、发展,早已超越了动物那种低层次的、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生理需要和种的延续的范围,而发展成为高层次的人类的即社会性的自觉要求。

      (3)人的需要主要靠发挥主体能动性——社会实践, 其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而被不断地创造出来和得到满足。动物的需要则完全被自然环境所决定,它的“生产”只是一种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需要的满足也主要靠大自然的恩赐。

      (4)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这是人的需要的最根本的特点。 它不仅决定了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的本质区别,而且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需要上的差异甚至对立。人的需要的社会性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由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不同,不仅处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的需要不同,而且同一历史时代、同一社会发展阶段上人们彼此之间的需要也会有所不同。从群体来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宗教等等的差异,会造成人们需要方面的不同。从个体来说,则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个人经历、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等等,也会造成需要的内容、方式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等等的差别、不同甚至对立。需要的社会性正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需要带有阶级性。

      (5)人的需要是复杂的、呈现日益全面的、不断发展的趋势。 这是由人的本质即实践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发展所决定的。人的需要的发展历史说明,从猿到人、从动物的需要到人的需要,经历了漫长的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过渡。进入到文明时期,人在需要方面终于超越动物性的自然生理需要的范围,摆脱了需要对象局限于特定自然资源的状况,开始随着生产和文明的不断发展,持续不断地、日益增长地创造出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诸如艺术的、科学的、宗教的等等)需要对象及实现方式。从生存到发展到享受全面展开。特别是到了现代,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的需要更是日新月异。同生产一样,人的需要的发展,呈几何级数上升的趋势。可以说,现代人是把整个世界作为他的需要对象,“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以求产品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的和文化的需要。而动物的需要始终停留于本能的状态,是简单的、狭隘的、片面的,即便被迫适应环境有所变化,与人的需要的迅速变化和发展相比,也是级其缓慢的、微不足道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