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0 怀特海认为,“就理性思维以及文明的评价方式能够对创造未来发生影响来说”,哲学的目标和“大学的任务就是创造未来”。(怀特海,第149页)唯物史观就是怀特海所认为的能够创造未来意义上的哲学。唯物史观能够创造未来的哲学前提之一,就是承认社会历史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作为研究社会理论的唯物史观,理应既内含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也内含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和表征社会理想的历史逻辑。这就是说,从唯物史观的存在方式视角理解,唯物史观逻辑包含理论逻辑(即阐释社会运行一般规律意义上的哲学理论)、实践逻辑(即阐释社会发展现实规律意义上的哲学理论)和历史逻辑(即阐释社会历史价值规律意义上的哲学理论)的三重逻辑存在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唯物史观三重逻辑的划分只是基于研究和对唯物史观准确把握的需要,因为唯物史观的任何理论之中都内含唯物史观的三重逻辑。唯物史观的研究,离不开对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唯物史观逻辑研究范式的根据和方法论意义的准确把握,因为它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而且也可以令人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唯物史观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存在。研究唯物史观逻辑演变的方法论根据,就是指从唯物史观逻辑演变的视角理解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应该具有的原则,意即应该从方法论视角理解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产生的合理性。研究唯物史观逻辑演变的方法论意义,就是指唯物史观三重逻辑划分对人类社会具有怎样的“方法论价值”。针对何为哲学的功用和价值,马克思有过经典的论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7页)从马克思对哲学的这一本质性阐释出发,在社会规律论、社会实践论和社会历史论的视角上理解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方法论意义,它包括思想方法论意义、实践方法论意义和真理方法论意义。 一、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思想根据 如果说黑格尔发明了唯心辩证法,那么,在这种意义上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则是引入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相较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法本质。换言之,唯物史观的基本预设和基本内涵就是社会永远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即“社会永恒发展论”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成立的逻辑前提,也是它的基本内涵。从学理上重新审视“社会永恒发展论”的认知意义,厘清唯物史观预设“社会永恒发展论”前提的意义、根据和内涵,准确概说唯物史观视阈中的“社会永恒发展论”,既是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得以成立的思想前提意义上的根据,亦是建构中国逻辑唯物史观不可回避的哲学问题。 “社会永恒发展论”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的思想前提,其理论根据至少有四个方面。第一,“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邓小平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基本判断,与此逻辑相适应,又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永恒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当然,无论是“发展是硬道理”理论,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都是根源于以“社会永恒发展论”为前提的唯物史观,或者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社会永恒发展论”的创造性发展。第二,“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与中国价值的践行,始终围绕着“创新”这一核心理念展开。这就意味着,创新无疑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永恒发展论”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新,即“社会永恒发展论”就是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实践逻辑的哲学根据。第三,“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历史逻辑地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哲学问题是如何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阶段应该具有怎样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的三大阶段做了一个历史方位的概述,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大历史阶段。无论是站起来、富起来,还是强起来,都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即“社会永恒发展论”实践地成为了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历史逻辑。第四,“社会永恒发展论”能够成为解释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正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一样,中国逻辑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中的独立逻辑要素,即中国逻辑唯物史观的发展逻辑包含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中国逻辑包含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之中,且通过与这些独立的逻辑要素产生内在关联而发挥出自身作用。 作为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研究唯物史观思想前提的“社会永恒发展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历史永恒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社会形态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或许与此逻辑有关,个别学者机械地割裂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联系,甚至将共产主义进行传统形而上学般的宗教虚幻性解释——可望而不可及。事实上,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内在关联性,比如,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1页)从这一意义上理解,“社会永恒发展论”否定了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种人类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的割裂化研究,同时,为揭示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展开的社会形态发展史。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7页)所谓历史科学,就是科学阐释人类历史是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展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三,相对稳定社会形态中的社会历史是围绕社会矛盾变化展开的社会结构变迁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是社会矛盾变化的历史,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