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的“Handlung”到马克思的“Praxis”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兴赛,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暨实践哲学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通过主题词研究法,黑格尔的“Handlung”与马克思的“Praxis”之间的演替过程能够得到清楚呈现。“Handlung”在黑格尔客观精神理论中被主题化,它在道德领域指道德意志或主观意志的外显,在伦理领域则既包括市民社会中具有特殊性和中介性的劳动,也包括政治国家中具有普遍性的政治行动。“Praxis”一开始被马克思主题化为理论的现实化和世界化,后来它尤其被理解为一般劳动和革命。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实践哲学中“Handlung”向“Praxis”的演替背后是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变化。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体现出社会化劳动生产的巨大威力,它支配着包括道德行动和政治行动在内的一切方面,同时引发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和革命。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一、方法与问题

       对于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和主题,国内外学界往往以思想史、观念史和概念史的方法加以研究。(Vgl.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参见《西方大观念》)本文提倡一种主题词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区分概念与表示概念的词语,并以表示主题概念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从主题词的考释去探究主题概念的涵义。与概念史和观念史研究方法不同,主题词研究法不是从概念出发,也不是从对象出发,而是从词语出发。主题词是任何文本中最容易公共检索到的信息,通过考察特定时期主题词的使用情况,能够比较确切地把握住其间哲学取向和时代精神的转变。

       主题词研究法是针对当下流行的概念史、观念史等研究方法而提出的。这些研究方法虽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到核心概念或观念的演变,但容易忽略表示概念的不同语词的复杂情况,学术的确切性或精准度不够。主题词研究法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这种方法也不同于关键词研究方法(参见张凤阳等;汪海),关键词是一种文献学用语,而主题词则是一种学术史、思想史用语。主题词研究法不止于研究表示主题概念的词语,而是通过研究词语来研究主题概念本身乃至理论体系的主题,最终把握思想史上主题的演变。

       基于主题词研究法,本文试图考察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实践哲学的两个主题词“Handlung”和“Praxis”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的意涵以及演替。本文首先简要梳理西方实践哲学史上主题词演进的脉络,然后辨析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被主题化的“Handlung”的具体意涵,继而分析1838-1843年这段时期被切什考夫斯基和马克思主题化的“Praxis”,然后分析马克思1844-1846年这段时期的“Praxis”,最后对从黑格尔的“Handlung”到马克思的“Praxis”演替过程及其意义进行总结。

       二、西方实践哲学史上主题词演进脉络

       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最先把人的活动划分为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和制作活动,并进一步把学科划分为理论之学、实践之学和制作之学。(参见亚里士多德,2003年,第119-121页)作为实践之学主题词的“πρξι”,拉丁文拼法为“praxis”,在德文中往往被译为“Handeln”或“Handlung”(Vgl.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and 3,S.991;Aristoteles,1983,S.1),有时则被直接书写成“Praxis”;在英文中则往往被译为“action”,有时也译为“practice”;在汉语中多被译为“实践”,有时也译为“行动”或“行为”。①“πρξι”虽然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希腊文献中就已出现,但只是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它才被主题化,并成为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Vgl.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and 7,S.1277-1278)亚里士多德对这些活动最经典的区分是从活动本身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来处理,比如理论和实践都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而制作的目的则在其产品,而非活动本身。(参见亚里士多德,1994年,第3-4页)理论和实践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沉思来探求普遍性的知识,而后者则是通过行动来实现伦理和政治等领域的善。(参见徐长福,第93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πρξι”当然具有多重含义,按照相关研究,理论—实践—制作三分法中的实践和制作都是“与理论对立的、指向外的行动(Handlung)”,而实践则是其中的伦理行动(Sittliches Handeln),这种行动不产生可分离的物质产品。(Vgl.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and 7,S.1284)

       在中世纪1250年左右,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的“πρξι”被翻译为拉丁词“actus”,该拉丁词由此就成为中世纪实践哲学著作的主题词之一。“actus”具有近似于“Ttigkeit”(operatio)的意义,是“以意志选择(Willenswahl)为基础的人的活动”,这就赋予了实践一种新的意义,即意志的规定性。“其后,中世纪所有的哲学都与实践概念的这种规定有关”,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邓斯·司各特所强调的“每种实践就是一种被引诱出来或被命令的意志活动(ein hervorgelockter oder befohlener Willensakt/actus elicitus voluntatis)”。(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and 7,S.1287-1289)

       在近代德国哲学中,至少从康德开始,“Handlung”成为实践哲学的主题词之一。康德在文本上很少用“Praxis”,用得比较多的是“das Praktische”和“praktisch”等术语。他一方面在自然哲学上坚持培根所开创的理论和制作的结合,(参见徐长福,第107-108页)另一方面又把实践的东西区分为“按照自然概念的实践(das Praktische nach Naturbegriffen)”和“按照自由概念的实践(das Praktische nach dem Freiheitsbegriffe)”。(康德,第5页;Kant,S.78)这样一来,康德就“将道德实践跟生产性的技艺活动脱钩,进一步强化了亚里士多德实践的非生产性,从而使伦理和政治领域的问题仍然局限在规范性问题上”。(徐长福,第108页)在这个意义上,康德其实是综合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目的在自身的狭义实践与中世纪的以意志选择为基础的实践。具体到道德的实践问题上,康德主要讨论的其实就是“Handlung”,诸如道德行动与实践理性(自由意志)、道德律的关系等。(参见丁三东,第88页)一般认为,费希特把康德的“立足于主体的先验人类学构想”彻底化了,这表现在他使用“Tathandlung”“Handlung”“Tat”和“Ttigkeit”等词语来阐述哲学的首要原理。(Vgl.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Band 7,S.1296;参见丁三东,第88页)“Tathandlung”(本源行动/事实行动),即“自我设定自己”,是“人类精神的某一行动(整个知识学将表明,是一切行动)的根据……行动(Handlung)与事实[或事迹That],两者是一个东西,而且完全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我是’乃是对一种事实行动(Thathandlung)的表述,但也是对整个知识学里必定出现的那唯一可能的事实行动的表述”。(费希特,第11-12页)费希特哲学也在这种意义上被称为实践哲学或行动哲学,“Handlung”(以及“Tat”)无疑是这种哲学的主题词,它也对后来切什考夫斯基与赫斯等青年黑格尔派选择实践哲学主题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