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激起了一场思想、理论和政治的波澜,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确定或恢复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先导,也成为20年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0年过去了,社会实践在向前发展,理论思维也在向前发展。回首审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的至理名言,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有作进一步补充说明的必要,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鉴此,特作“补论”,以作为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的纪念。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出处和表述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经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这句名言出自何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共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17段论述。从这些引文来看,无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是毛泽东,都并没有一字不差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较接近的表述有: 马克思在1845年说的:“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现载于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8页)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的:“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的:“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比较这些引文,可以说,文章断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有理论根据的,但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概括、提炼和加工。而这句话本身,在当时大体上可以算是一个创造性的产物。 是否还有其他的根据呢?根据当然还是比较充分的。马、恩、列都还有过一些说法, 如列宁说过:“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列宁全集》新版第40卷;第291—292页) 另外据说,后来有关单位和研究人员发现,中苏大论战时,《五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中有一句:“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查原稿,是毛泽东所加。 我查了发表的《五评》,确有此话。原文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侵略和战争行为,正在教育世界各国人民逐步觉悟起来。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些在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上有错误观点的人,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反面教育之下,我们相信,有很多人会改变过来。对此,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见《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76页) 不过,据说当时作者们并没有发现这段话,所以在文章中心命题中加上“唯一”一词,是冒了一定风险的。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对能否称“唯一标准”,都有一些不同意见。我认为,在认识论的范围内,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超出认识论的范围,则还需要补充。这一点下文再谈。 另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在表述上,我觉得似乎还可以斟酌,以便使它更加精确一些。 要斟酌的是检验对象的表述问题。在这个命题中,检验的对象是“真理”二字。 什么是真理?《辞海》说,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现代汉语词典》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其他教科书也大同小异。 注意,这里说的是“正确反映”。既是“正确”的反映,那就必然意味着已经以某种方式确认或检验过了。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检验?用通俗的话说,既然已经确认是正确的“真理”,为什么还要检验? 当然,作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来说,即使已经检验过、被确认为真理的东西,也还需要继续加以检验。但如果在这样的意义上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的就是二重检验或再检验,而不是初始检验了。那么,初始检验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另有初始检验的问题,那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便不周延或不完整了。 其实,这个命题中的“真理”,实际上指的是“认识、理论、路线、方针、计划、政策的真理性”。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完整了,实际应该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理论、路线、方针、计划、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或者简化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或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这里,实践检验的对象是属于主观范畴的认识、理论、路线、方针、计划、政策等等。实践检验的目的和过程,是看这些东西是否具有真理性或是否正确。这种检验,既包括二重检验、再检验、反复检验,更包括初始检验,涵盖的是一切检验过程。而真理,则是经过检验之后赋之于检验对象的结论和判断,并不是检验对象本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时是以学理的形式解决政治问题的,政治意义超过学理意义,所以对于表述上的某些不够精确之处,人们并没有在意。对干部群众而言,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更为鲜明,所以到现在大致上也算是“约定俗成”了。要说根据,毛泽东也说过“检验真理”这种动宾搭配的词组。所以,我们不必苛求当时的作者,也不必苛求这句已成名言的论断本身。但在时间已过了20年的今天,似乎可以想个办法,使它的表述更加精确一些。另外,对经常使用这句名言的人们也应该提个醒:在使用名言时,要注意准确领会它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