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哲学一度面临窘境。但作为与人类历史发展相谐共进的哲学来说,创造与探索永远是它的本性与常态。因此,经过一番理性挣扎与反思之后,哲学应对时代挑战,按照自身所内蕴的客观逻辑,把视角延伸到市场经济领域。通过对市场经济进行多层面思考与多维度触及,展示哲学在市场经济中的深沉理性力量与鲜明的实践功能。 一、宏观:哲学对市场经济与文化价值观念互动关系的思考 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既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因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绝不仅仅涉及到经济运作方式的转变,它对文化价值的转换提出了相当强烈的要求。因此,哲学对市场经济的第一个视角,应是文化价值视野的关注。 勿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转,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经济体制的变化所引发的价值观念的过渡性迷惘以及新旧价值观念的碰撞,已成为我们所面对的事实。拜金主义的泛滥,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日益抬头,社会腐败的“久治不愈”,社会道德状况的无序、失范,已演化、积淀为社会问题。在理性深层加以省察,其原因是复杂的。(1 )从文化价值观念冲突的多元座标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体制的转型,原有价值观的失落与新价值体系建立的滞后,使得不同价值观纷纷在社会舞台登台亮相:传统道德价值观崛起,社会主义原有价值体系仍然延续,西方价值观乘虚而入。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意义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对不同价值观缺乏及时的整合,使得不同价值观并峙存在且毫无章法的流行,以致把人们的价值追求牵入恍惚迷离之境。(2)价值观念的冲突, 还根源于市场经济自身的自由竞争要求和它所产生的利益多样化差异与利益关系的多层次交错。市场经济在一般意义说乃是一种行为自主经济和利益主体性经济,市场经济的实施必然会产生利益主体的多元分层。在此情况下,人们的现实价值追求也随之出现多元取向。(3)最根本的一点,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迷惘,这是多种价值观出现并形成冲撞的深刻社会意识原因。几十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教育的强化,再加上国家通过对经济计划、管理、分配等环节的直接参与显示着对社会成员利益的关怀,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价值有一种坚定而朴素的信念,尽管其中隐蕴着非理性成分,但确实导致当时整个社会政治结构与价值观念呈现形式上的“和谐”状态。市场经济目标确立之后,逐利口号的喧嚣,自主性的张扬,赚钱欲的吸引,贫富差距的拉大,人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理想价值的理解认同受到冲击。理想价值的迷失,为多元价值观的招摇过市并能在社会不同层面寻求到支持者提供了契机。 从市场经济与价值观的多重关系角度审视,市场经济自然影响到价值观的嬗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依靠合理价值观的导引。哲学的任务就是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特点,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在克服当前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建设此消彼长的片面倾向中使二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效应,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共进。为此,哲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价值建构的思考重心应在下述两方面展开: 首先,寻求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契合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中国现代化过程是一场客观必然的社会转型。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审度,才能正确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和不可逆转的趋势,深刻理解市场经济具有的积极社会价值。市场经济的提出,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们明智而坚定的价值选择。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保留着对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理想的承诺和确认,也呈现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从其所承诺的社会价值理想层面看,市场经济并不是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悖离,而是以更科学合理和更先进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实现这一社会理想,为其开辟现实道路。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并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它所体现的价值意义乃是追求一种更符合人类完善理想的社会构成状态,其基本精神和目的是以现代化的物质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接近并最终达到这一理想目标的正确选择。另一方面,社会价值目标的确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不可少的人文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意识形态的各种价值观念的鼎力协助。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本身而言,不确立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就会扭曲经济行为准则,悖离市场经济发展的预设目标,使社会主体丧失共同追求。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与市场经济的具体互动机制,我们仍然缺乏明晰的阐释,对当前价值追求的发散现象也难以进行有力的校正。因此,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寻求二者的内在一致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其次,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道德观处于扑朔迷离状态。尽管市场经济暗含着对价值观发展的多样化要求,但这种多样化必须是主体价值观调控范围内的相对存在,而绝不能发展到无度状态。新时期道德价值体系确立的原则,一是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市场经济特点这一二重视角加以理解与整合,以抽绎、建构新型道德观。既结合市场经济特点重新诠释并大力弘扬集体主义,又通过集体主义原则的渗透而赋予市场经济以社会主义伦理意蕴。二是从多维价值观中提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既然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的影响仍是一种现实,那么,结合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对传统道德予以批判性挖掘,以使其价值功能在当代意义上发挥出来,就有着必然性。西方价值观伴随市场经济运行了上百年,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成败得失,足以引起我们的借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仍然是道德建设的“主旋律”,但面临着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问题。因此,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市场经济特点,从上述多种价值倾向中提炼、创造、整合出新的道德观念与规范体系,这就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