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谭俊涛(1988- ),男,山东青岛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tanjuntaocf@163.com,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赵宏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刘文新,张平宇,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102;仇方道,通讯作者,教授,E-mail:qiufangdao@163.com,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从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2个方面定量化分析中国31省(市)(未包含港澳台数据)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特征,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较高,中部地区的经济维持性普遍较低;经济恢复性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恢复性较低,经济维持性和经济恢复性呈现一定的负相关。②各省(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维持性普遍较高,经济维持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在东部沿海区域和沿长江经济带地区,而经济维持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③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第二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经济韧性,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第三产业经济韧性较好。④影响2次经济危机中韧性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GDP的解释力较强,但在2次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方向不同。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20)02-0173-09

       韧性(resilience)也被翻译为恢复力、弹性。韧性概念自提出后经历2次较大的修正,从最初的工程韧性发展到生态韧性,再到社会—生态韧性。Holling第一次将韧性的理念引入生态学领域,最早提出生态韧性概念[1],Davoudi将社会—生态韧性又定义为演化韧性[2]。地理学者从演化的视角将韧性定义为区域(城市)系统应对外界压力、扰动所表现出来的改变、适应和转型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频繁的经济危机对区域经济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同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以及恢复能力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引起学者对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韧性能力的广泛关注,这其中包括概念的争辩和实证研究的论证[3-7]。

       区域经济韧性一般指区域经济系统对外界扰动的一种回应和自动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演化经济地理学者基于演化的视角将其定义为区域不断重构其经济结构的能力,或者区域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路径的能力[8]。目前区域经济韧性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依据区域经济韧性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产值、就业和外贸等数据对欧盟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从欧盟尺度、国家尺度、城市尺度、城乡尺度等方面对区域应对历次经济危机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敏感系数法、指标体系法等[3,9-13]。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韧性能力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影响决定,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脆弱性以及系统的维持、适应和恢复能力。Martin从产业结构、劳动力、金融、制度等方面较全面的提出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分析框架[14],此后学者从区域脆弱性,适应能力,资源丰裕程度,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专业化水平,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15-17],另外,区位条件、高增长率的企业等对于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也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18,19]。总之,学者已经对区域经济韧性展开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关注区域应对瞬间危机的韧性能力,并且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并且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一特定因素,缺乏影响因素的系统定量研究。

       国内关于韧性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主要集中在生态学领域,关于韧性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集中在韧性概念的引入与研究进展跟踪、韧性城市分析框架、乡村韧性、韧性城市规划与区域韧性测度等领域[20-26]。关于区域经济韧性测度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型城市、江苏浙江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城市等地区[27-33]。整体来看,区域经济韧性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但实证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韧性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深入,对中国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韧性特征进行研究。文章从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2个维度测度中国31个省(市)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韧性特征,以期发现不同区域应对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表现出的韧性差异,并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理清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为提高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能力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经济韧性测度方法

       Martin等学者认为要分析区域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韧性需从维持性、恢复性、重新定位和复兴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14]。维持性是指区域应对外部扰动(如经济危机)所表现出的脆弱性或敏感性;恢复性是指区域从外部扰动中恢复的程度和速度;重新定位关注区域经济结构的重构以及这种重构对区域经济总量、就业、收入等产生的影响;复兴是指区域创造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本文关注区域受经济危机影响从经济发展波峰到波谷的衰退性,以及从波谷到波峰的恢复能力,因此重点测度维持性和恢复性两个维度。目前有多种测度区域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的方法,Martin等学者运用敏感指数和平均增长率等方法测度经济维持性和恢复性[6],此后,又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14]。该方法需要定义一个预期增长或下降量,即区域经济增长应该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一致,因此区域的预期下降与恢复值定义如下:

       (ΔE[t+k][,r])[预期]=E[t][,ir](1+g[t+k][,N]) (1)

       式中,(ΔE[t+k][,r])[预期]表示按照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区域的预期经济增长率变化量,E[t][,ir]是指区域r的i产业在起始年份t的增长率,g[t+k][,N]是从起始年份t到t+k年的全国经济增长率的增长量。

       区域经济维持性与恢复性的计算公式表达如下:

       Resis[,r]=[ΔE[下降][,r]-(ΔE[下降][,r])[预期]]/|(ΔE[下降][,r])[预期]|

       Recov[,r]=[ΔE[增长][,r]-(ΔE[增长][,r])[预期]]/|(ΔE[增长][,r])[预期]| (2)

       式中,ΔE[下降][,r]和ΔE[增长][,r]分别为区域GDP增长率的下降或增长量;(ΔE[下降][,r])[预期]和(ΔE[增长][,r])[预期]分别为按照国家预期增长速度区域经济增长率下降或增长量;Resis[,r]和Recov[,r]分别为区域经济的维持性和恢复性,当其值大于0时,表示该区域的经济维持性或恢复性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其值小于0时,表示该区域经济维持性或恢复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