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流动人口“回流”研究进展与述评

作者简介:
李志刚(1976- ),男,湖北天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E-mail:zhigangli@whu.edu.cn,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刘达,通讯作者(1993- ),女,广东珠海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空间与城市地理,E-mail:da_liu@whu.edu.cn,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林赛南,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人口流动折射人地关系,在地理学“流动性”转向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研究尤其是中国流动人口回流的研究意义愈发凸显。本文以知网核心期刊文献为基础,进行计量分析,从主题、理论演变、研究方法等角度对我国流动人口回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发现当前研究主要关注的主题包括:乡村发展、政策制度、社会问题、倾向选择、群体差异等,涉及回流人口基本特征、回流动力、回流时机、回流影响等关键问题,对回流空间的研究相对不足;已有研究重视人力资本、国家体制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较为缺少对于家庭、市场、社会维度的深入分析,研究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重视群体尺度研究,个体尺度的深入实证相对薄弱。未来应积极探索建立跨学科视角的流动人口回流研究框架,重视空间格局、回流机制、回流与城乡发展的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加强个体尺度的实证。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类分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20)01-0001-10

       1 引言

       20世纪后半期以来,全球化下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一方面是高端人才向欧美等主要发达地区流出;一方面是部分发达地区出现大量城乡流动人口,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研究成为热点,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交叉学科领域。进入新世纪,伴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推进,东部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拉力”减弱,人口回流现象明显。尤其自2015年以来,全国流动人口规模由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呈现“由东向西回流”的空间格局;2017年约22.8%的流动人口回流,而且超七成的回流人口表示不愿再外出[1]。2015年至今,国家先后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人口回流尤其是返乡创业予以重点关注。

       具体而言,流动人口的迁移呈现三种趋势:在流入地定居、持续流动、回流[2]。随着农村户口福利增加、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以及市场配置作用增强,农村户口价值不断提升,流动人口倾向于保留农村户口[3]。回流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选择之一[4]。第二,回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回流人口将流动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等带回乡村地区,改变了回流地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乡村地区创业精神,对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意义重大[5,6]。在此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回流研究愈发重要,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回顾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拟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全面梳理我国流动人口回流研究的发展脉络,评述研究的主题演化、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我们也系统收集和整理了Web of Science(WoS)等SCI、SSCI期刊上的相关文献,吸收了相关理论观点或技术思路,辅助本文聚焦于中文文献所做的研究。

       2 流动人口回流研究概况

       2.1 概念与内涵

       人口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7]。长期以来,人口流动多被视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8]。人口回流,特别是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回流,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理论中的“永久迁移范式”[9,10]。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际移民及其回流现象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回流被定义为返回“原籍国家”并重新定居[11]。国内流动人口回流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从回流机制、再就业等角度在安徽、四川、河南等地开展了大量实证,认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回流多是一种非永久性回流行为,是个体为应对充满不确定性、不完全市场化的社会环境的理性选择[12]。事实上,中国特有的农村土地制度为流动人口回流创造了条件,不过回流可能只是人口流动的一个阶段,并不一定意味着流动的结束。因此,中国的城乡“流动人口”概念不同于西方理论中的“移民”概念。

       国内对回流的定义多从空间(流入或回流地)、时间(外出或回流时长)角度切入,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在空间方面,多将回流界定为离开户籍所在县城或城市,再回到原籍省份、城市或村镇;时间上多以6个月、8个月、9个月或12个月以上为界限。例如,Wang和Fan将曾离开本村3个月以上,并返回原籍村庄9个月以上的行为称为回流[13]。自2010年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从省际迁移转向省内为主、省际为辅[14],从城乡迁移转向从城市主城区向郊区小城镇迁移[15]。进入新时代,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已经不同于既有理论认识,省内迁移、城城迁移将更加普遍,回流的界定也会有所调整。

       就机制而言,流动人口回流受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传统移民研究采用“成功—失败”的二分法分析流动决策,强调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的弱“生态位”和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认为被动回流是在城市中竞争失败的结果,主动回流则是“成功”者对劳动力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做的有利应对。但是,我国的流动人口并非传统移民,大部分人的目的不是定居城市,而是通过流动积累资本、改善生活[16-18]。总体上,可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流动人口回流分为三类:①制度因素驱动的被动回流。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有企业改革等影响,政府出台了户口限制、临时居住证等一系列限制进城政策,导致部分流动人口被动回流。②经济因素(市场萎缩)驱动的被动回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海外市场的急剧萎缩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近50%的流动人口因失业而被动回流[19]。③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驱动的主动回流。伴随近年经济转型升级,部分流动人口主动回乡创业或就业。

       2.2 研究阶段与特征

       以“人口回流”或“返乡”或“回乡”为主题,对知网核心期刊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清洗,去除文摘、会议通知、工作动态等非研究型文献,得到1992-2018年间与人口回流高度相关的文献1009条①。我国流动人口回流研究主要出现在1992年之后,2009年出现爆发式增长(见图1)。研究可分为两阶段:①起步阶段(1992-2006),此阶段的年文献量在20篇以下,多通过定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回流群体的个体特征以及国家政策对回流的影响。②发展阶段(2007-至今),年发文量较上一阶段有较大提升,并在2009年达到顶峰。这一阶段的研究将回流置于新型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以人口普查和大规模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分析建立因果机制,探讨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再就业倾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