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运行的另一个向度

——以人为本管理机制的哲学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桂森 惠州大学社会科学部 惠州 516015

原文出处:
惠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本文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心是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机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把人的价值管理纳入生产方式的深层运行机制中去,以人为本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字号:

      众所周知,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但人们往往对生产方式统一的契机以及相统一的深结构缺乏本质的了解,就不能准确地理解生产方式的本质。随着改革逐步向深层次的推进,生产关系的调整成为其它改革的关键,改革的深化,就是生产关系深层的变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成为我们深化改革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理解生产方式运行的机制和走向,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方向。

      一、确立主体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依据传统的观点,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当然,这种划分无可非议,但是,这种划分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越暴露出它固有的局限性。如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自动化已成为一种生产形式,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情绪、兴趣以及知识结构都会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进行,制约着现代生产向纵深发展。因此,根据现代生产的一些新特点,我把生产力概括成四个要素(即主体、物、科学技术、管理方式)。在这里,我为什么要用主体代替传统观点中的“劳动者”?这是因为(一)生产力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生产问题,作为主体的生产力,既是生产过程的手段,又是生产结果的目的,生产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价值取向;(二)生产力主要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问题。而作为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的主体,可以从主体、客体的层次,从真、善、美的角度来改造自然,塑造自然,在改造中不断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了主体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评价、审美情趣的作用,使生产不再是一种掠夺式的生产,而是主体与客体三个层次(即主体与自然、自体与社会、主体与自身)和谐统一,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应是这三者协调发展;(三)从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上讲,生产力首先是主体的劳动能力,即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这是生产活动中唯一能动的力量,人的创造能力,是主体本质力量和主体性质的内在根据,它是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主体把自己与自然相结合的标志;(四)用主体代替“劳动者”可以避免认为仅仅生产第一线的活动才构成生产力的误解。

      主体、物、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以及社会的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生产方式的一个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根据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在生产中的不同功能,如果在时间和空间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有两类特性。一类具有限定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包括物、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关系,当然,物和科学技术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物也不断地以新的形式参与到生产力的行列中去,但这些变化并不妨碍我们对它们进行静态的、抽象的考查,而社会的生产关系一经形成,也有一种定势的特点。通过对生产方式静态的考查,便于我们发现生产方式的深层结构和它们的功能。另外一类具有非限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特点,这就是生产方式中主体和管理方式。应该承认,作为生产方式的核心的成份应该是主体——人,人作为主体,说明人与事物的关系中,人处于主导、主动的地位,表明是人自己活动的主人,人是自己生活和历史的创物主。当人是自己的社会生活创造者的时候,人既自我创造社会,亦是自我构成社会,创造人类社会的是人自我,组成社会有机系统的细胞和要素亦是人,发现并遵循社会生产方式运行的规律,依据生产方式的最佳结构来管理,指导社会的也人,人作为主体在不同的意义具有不同的规定性,而作为参与生产方式活动的主体,是把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和审美主体等运用到创造历史的行列中去。

      管理既有国家管理,又有社会管理,而作为生产方式的管理是指为实现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指挥和调节和控制人、财、物的一种职能,以达到生产的最优化和最佳结合,达到高效率、低消耗。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管理在生产方式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管理可以在同一能动性形式上建立若干在功能内部组织方式和运行上相异的活动。作为管理应该发挥“结构效力”的特征。以最优的“结构效力”来赢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管理既有人的管理又有物的管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管理的实质内容。纵观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史,可以看出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权变理论、有机管理理论等发展阶段。尽管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都各有所不同,但每一阶段都与“人”或多或少有着关联。目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企业界、学术界被普遍认同,日本的企业管理在全世界中公认非常成功。与中国的做法相比,有很多近似之外,二者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主张“仁者爱人”,而“仁爱”则是人本精神的深层内涵。同样是一种管理方法,在日本做得很成功,而在中国却行不通,恐怕并不是这种管理的理论或方法的优劣,而是与一个国家的国情、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国民素质等有着密切有着密切关系。

      在生产方式的结构中,我们应该以发挥生产方式中非限定性的因素的优点,寻找生产方式的深层规律,提高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增强管理意识和提高管理艺术水平,这是我们今后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当代企业“转机建制”的哲学内在依据。

      二、主体机制管理与生产方式运行向度

      人作为管理的主体和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出现在生产方式的舞台上,管理的本质在对人的管理,既要调动主体在管理中的能动核心作用,又要使人的行动规范化。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二律背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要求我们回答主体的时空拓展与生产方式运行机制的关系问题。

      主体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具有时间拓展的主体与自己的历史相联系,具有空间扩展性的主体与自然界相联系。所以,主体构成了融社会、自然与人自身为一体的特征,而生产方式主要解决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矛盾,主体的特征以及生产方式使要解决的问题,使得主体负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使主体成为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和使者。人作为一种感性存在物,他有吃、喝、住、穿、用、行等一系列维护生命的基本需要,同时,又本能地意识到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使其行为的外化,自然就成为主体所改造的第一对象,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直接来源。当主体开始向空间探索的时候,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历史,也有了自己的时间内容,也就有了自己的生产方式。可以这样说,主体与生产方式同时产生。人们和参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的目的也产生了,目的能够直接抓住对象——自然的契机,目的成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一种内在力量。这是主体——目的——自然相联系,成为主体的一个方面,而作为主体——目的——社会,这是主体的另一向度。在生产方式中,既然作为生产力中的“人”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考查,作为生产关系中的“人”是作为一种目的来考查。那么,人作为生产力一个核心要素,在向自然索取所需要的物品过程中,执行着自己独特的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