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游戏和学习一样重要,不再是你认为的浪费时间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大众心理学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0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儿童早期,是对孩子长远的“投资”。很多父母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太多会耽误学习,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通过游戏体验到的情绪和学到的很多社会技能是学科知识中学不到的。游戏就像一种载体,孩子通过这个载体表现自己,学习如何应对挫折、如何调节和表达情绪,如何和他人相处。通过游戏孩子感知不同物体的质感,刺激肌肉,提升身体协调性,促进大脑发育。

      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你能陪伴孩子玩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也许有一天你想陪孩子玩,他们不一定乐意和你玩了,所以珍惜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光。犹记小时候爸妈经常说:“长大了随便你玩,想干吗就干吗,现在先好好学习。”其实,幼时玩耍的时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长大后找不回这样的感觉,毕竟每一个阶段玩的形式不同了。希望已经从小朋友变成父母的家长们不要把类似的话挂在嘴边哟。

      全身心投入游戏很重要

      会有家长说我知道玩游戏的重要性,但是我哪有时间陪孩子玩呀,工作特别忙,回到家都累死了,还要做家务。

      很多家长有类似的烦恼,这里给建议的小姐姐处理得就很好。的确,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就是陪孩子玩玩具、捉迷藏、搭积木等活动,而是陪伴孩子做一些他们想做或能做的事情,比如一起整理房间、一起洗菜、饭后一起散步、一起读绘本等。

      重要的不是陪孩子玩的时间多少,而是在于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的投入程度,真心陪伴还是敷衍陪伴。孩子是很敏感的,能够感觉到爸爸妈妈是不是在关注自己。就像我们提出聚餐“放下手机”是一个道理。当和好久没见的朋友聚在一起时,分享着近期发生的事情,但朋友一直拿着手机回复着各种消息,这个时候你其实内心感觉并不是特别好,一方面会想是不是打扰她了,一方面觉得她可能对自己的事并不在意,那聊天的激情就被扑灭了一大半。

      记得有一次3岁的小侄子要把积木一个个从客厅转移到房间的一个盒子里,过来拉着我的手要我一起玩。我当时正和朋友聊微信,想着反正是转移积木,一个手也行,我就一手回复消息,一手抓几个积木送到房间里,中途会在小侄子看不到的地方停下来回复消息,这也是敷衍地和小侄子交流。过了一会,小侄子有些不乐意了,我抓积木的时候,他抓着我另外一只手要我两只手都去拿积木,还说“姑姑,不看手机”。我突然意识到了,既然要陪他玩就先不聊了,要么不陪他玩。我放下手机,去了解他为什么要转移积木,为什么每次转移几个,原来他将转移积木当成了一个游戏。当全部转移到房间的盒子里之后,他又重复地将积木转移到客厅。转移的方法比较简单,一手一个移过去,是因为他目前还缺少其他方法,还没有琢磨出来。于是我开始有引导性地让他学习转移积木的多种方法,我夸张地一抓一大把,他看到了就开始模仿,甚至和我竞争,抓的时候尽量往手里多塞几块积木,我也假装和他比赛看谁转移得快和多。这个过程他开心地忙着转移积木,不再要求我做什么,专心投入在游戏中。过了一会,我找了一个小盒子,将积木装在小盒子里转移,对他炫耀了一番,他看到了很兴奋,我就叫他一起装,两个人一起搬运。

      在游戏中,我希望小侄子能够学会变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一个问题,虽然通过一次游戏他还无法掌握,但是如果能够经常陪他玩类似的游戏,这种变通的意识会慢慢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分享这件事想要表达的是当你全身心投入和孩子一起玩之后,你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玩的过程中他需要哪些技巧,我们怎么巧妙地将技巧教给孩子。当投入到游戏中,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脑中的想法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社会性知识。

      不要只只说不可以做什么,要说可以做什么

      有这样的一个“不可以”恶性循环事件,小朋友A最近很喜欢扔东西,不管手上拿到了什么,都想扔在地上或者扔在大人的身上,并觉得很开心。但是他一扔东西,爸爸妈妈就会很严厉地批评他说:“不能扔东西。”小朋友A很生气,不能扔东西那我能干什么,于是下意识地通过发脾气或者扔东西来表示不满,又导致家长很生气接着说“不可以、不行……”。

      在这个“不可以”恶性循环事件中,谁做错了呢?是孩子吗?扔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是娱乐的游戏,也可以是发泄情绪的方式,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家长会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不能乱扔东西,就是不听。”家长好像也没错,乱扔东西的行为是不好,需要管教。但孩子心里在想:“那我能做啥呢?”

      是啊,你们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但没有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也许这次知道不能扔筷子,那下次就扔积木,毕竟没说不能扔积木呀。孩子想做的事情非常多,但他们缺乏什么情况不能做哪些事、什么情况可以做哪些事的能力。所以告知孩子不能做某事的时候,要从正面引导,告诉他们游戏的范围和限制。例如:孩子真的喜欢扔东西的游戏,那么告诉他软的毛绒玩偶或者抱枕可以扔在地上、沙发上、墙上……但是不能向别人扔东西,这是不礼貌的。这里有一个句式可以参考:“……是不可以的,但是……是可以的。”

      例如,孩子喜欢在墙上画画。

      家长将画本画笔拿过来,说:“不要在墙上乱画,画在墙上不容易清洗,所以不能在墙上画画,但可以画在纸上,我们一起画好吗?”或者在墙上某个区域贴上大的白纸,告诉孩子只能在墙上贴有白纸的区域画画。

      最后,希望家长们陪孩子玩的时候做好准备,全身心投入,追求的不是时间的数量而是玩的质量,哪怕十分钟,希望在这十分钟里你是孩子真正的玩伴,享受和孩子互动的时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