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被整理出版以来便引起了轰动。异化劳动学说作为《手稿》的理论核心,更是吸引着众多学者,有些学者把它视为马克思理论创作的巅峰,也有学者把它看作马克思理论创作的低谷。究竟应如何评价?笔者试图通过比较分析异化劳动学说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物质生产理论,结合马克思前后对费尔巴哈的不同态度,具体探讨异化劳动学说和物质生产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对唯物史观的探索和创立作一剖析。 一、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学说出发对唯物史观的探索 《手稿》中,马克思用了“生产”、“劳动”等概念来说明生产劳动,但用得最多的则是“异化劳动”,它无疑是《手稿》的中心范畴。而“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绝对观念”经过逻辑发展的阶段,再把自身“异化”或转化为外部世界,然后又回复到自身。在他那里,“异化”同“外化”、“对象化”是含义基本相同的概念,因而异化现象是世界的普遍现象。费尔巴哈则从人本主义出发,用“异化”来说明人如何借助于幻想把他的本质“异化”为上帝并对之加以膜拜。他认为,只有当人认识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时候,才能破除对于上帝的迷信,消除这种“异化”现象,从而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但是,无论在黑格尔那里还是在费尔巴哈那里都没有“异化劳动”这个范畴。这个范畴是马克思借鉴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合理因素基础上,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改造的结果。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改造自然、发挥自己所固有的“本质力量”的时候,丝毫没有使自己的本质异化,而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才变成异化劳动,成为与人的本质相对立的、应当受到谴责并予以扬弃的形式。可见,“异化劳动”在马克思那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范畴,并带上了一定的伦理色彩。 应当指出。《手稿》虽然始终大谈“异化劳动”,但实际上指的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具体的生产劳动,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雇佣劳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劳动者同自身的生产活动相异化;第三;劳动者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与人相异化。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个人把自己的劳动以及他人的、类的活动统统当作他自己谋生谋利的手段,而不是把人类本身当作他活动、劳动的目的。这不仅使得个人与其类生活相异化,而且使得人与人之间也互相异化。不仅工人是异化的人,剥削工人的资本家也是异化的人,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处在异化状态中。这就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普遍摧残。 异化劳动学说是关于人的劳动本质对象化、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这一学说给马克思打开了新世界观的大门。马克思正是借助于它,探讨了唯物史观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唯物史观的许多重要观点。 (一)从异化劳动学说出发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因为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1〕。 而人和自然界的统一不是直接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劳动本质在对象化过程中异化了,因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是异化关系,自然界脱离人并与人相对立。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2〕, 只有在人的劳动本质的异化被扬弃的时候,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才能实现。那时,人通过自然界对象化了,自然界则体现了人的本质而人化了,而连接人与自然的正是人的劳动本质的对象化活动或者说生产劳动。 (二)从异化劳动学说出发说明社会历史。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现实部分,这一切都是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他说:“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己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在马克思看来, 由于社会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而人的劳动要经过异化和异化的扬弃两个环节,因此,社会历史就是通过劳动异化及其扬弃,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里,马克思已接近提出“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这个基本观点。 (三)从异化劳动学说出发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首先,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说:“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正象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了”〔4〕。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异化劳动也发展到顶点,这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产生了。其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再生产的性质和规律。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一方面不断生产出作为商品的劳动本身和工人,另一方面不断生产出不生产的资本家以及资本家对工人及其劳动产品的支配,生产出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奴役关系。这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但是物质产品的再生产,而且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阶级关系的再生产,是它自身矛盾的再生产。再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受剥削、受奴役的命运是不能改变的。这种状况根源于异化劳动,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不人道的。马克思指出:“无产和有产的对立,……作为财产之排除的劳动,即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和作为劳动之排除的资本,即客体化的劳动,——这就是发展到矛盾状态的,因而也是有力地促使这种矛盾状态得到解决的私有财产”〔5〕。 劳动与资本的根本对立表明私有财产已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因此扬弃私有财产、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