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建的哲学坐标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演变的争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英田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130012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变化观念进入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原理体系中类似于数学中的“坐标”或自然科学中的“范式”,具有硬性的规范作用。它影响哲学其他问题解决的方向,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决定一种哲学的理论价值和政治价值。由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研究和讨论一直受到哲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将变化观念引入哲学基本问题,力图依据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新的概括,是近些年来哲学基本问题研究的主流趋向。

      新时期以来,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历经前后两个十年,分为两个阶段。前十年争论的焦点是哲学基本问题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至于说哲学基本问题是否随着哲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否永远是哲学基本问题,人们还来不及深入反思,而这些问题正是第二个阶段讨论的中心。对哲学基本问题固定不变的观念提出挑战,对思存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提出质疑,力图用历史的、变化的观点考察哲学基本问题,力图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概括。

      由讨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到讨论哲学基本问题本身是否变化,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表明我国哲学界的思想更加解放,哲学改革意识以及与当代世界哲学接轨的愿望更加强烈。促使这一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深入。在我国,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是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等等问题的研究同步进行的,并且构成后者的一个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段时期,我国哲学界的主要任务是破除多年来形成的僵化的教科书体系,批判本体论中心主义。多数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它的辩证法在内,其理论性质不是本体论,而是认识论。基于这种理解,人们觉得恩格斯概括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能动的和革命的特点,提出将思维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作为第三个方面加以补充。80年代中期,突破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之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超越论的提出,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这三种提法之间有差别,但都把实践观点提到首位,突出人的主体性,强调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以一种新的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需要用一种新的观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研究的新进展是同对当代西方哲学深入系统的研究分不开的。对当代西方哲学(存在主义、现象学、语言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哲学等)的研究,开拓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启发了我们的哲学智慧,丰富了我们的哲学研究方法,成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当代西方哲学是我们确定哲学基本问题时必须参照的理论背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与当代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通,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密切联系。和平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这些全球性问题在当代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和紧迫性。怎样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在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那些重大而迫切的问题上如何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也是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古典规定不满意,试图做出新概括的重要原因。

      二 对哲学基本问题演变的不同理解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为了行文方便,我把它们概括为“形变论”、“转换论”、“终结论”。

      1、形变论。 形变论的基本观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永恒不变,但它的具体形式却不断更替;哲学基本问题是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

      哲学基本问题永恒不变,因为,(1)它根源于哲学的本性。 哲学本质上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而哲学基本问题是对这一关系的最高抽象;(2)它根源于人的实践与认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是对人及其活动的各种复杂关系的总体抽象。思维和存在关系体现哲学的基本矛盾,是哲学的本质规定,是哲学安身立命之本。只要哲学存在,思存关系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就不会改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一方面具有永恒性,另一方面在不同时代的哲学思维中又有不同的形式。从古及今,哲学基本问题有五种表现形式:(1 )远古时代的灵魂与肉体及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2)古代哲学中的世界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的问题; (3)中世纪的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4)近代的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的思维与人的感性活动的关系问题。

      形变论强调指出,哲学基本问题的变化是表现形式的变化,不是问题本身的变化,也就是说,思存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哲学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有不同的哲学基本问题。

      2、转换论。转换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不是永恒的、不变化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永恒的哲学基本问题,只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持转换论的同志用“反证法”论证自己的观点。他们提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要成为永恒不变的哲学基本问题,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1)哲学的对象、研究范围、研究者的基本观点亘古不变; (2)它本身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能以不变应万变。 然而这两个条件在哲学中是不存在的。从古至今,哲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观点不断变化,没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基本问题。就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看,它也没有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不可能成为永恒不变的哲学基本问题。以为研究思存关系问题就能在最高层次上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说明人的本质和人的活动,从而为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基础,是一种过时的、不切实际的观点。思存关系问题对于说明人与世界关系虽然必要,但远远不够,因为人不单纯是精神实体,并不仅以思维面对世界。人不仅是认识主体,而且是实践主体,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情感和意志。单单一个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不足以说明人和世界的复杂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