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必然性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发生深刻的变革和取得巨大的发展,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的逻辑根据。 (一)当代社会实践的深刻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 近20年来,全球范围内整个人类实践的方式、性质、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这只不过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各种关系的不断变更和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变。在中国,社会实践方式、性质和内容的变化,显得更加剧烈、急骤和深刻。“文革”结束以后,通过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们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接着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对内部各种体制实行改革的同时,我们结束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敞开国门,同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在内的所有国家展开全方位的对话和交流,从而使中国的发展真正具有了一种“世界历史”的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整体的转型,使国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所有这些变迁,不仅会反映在文学艺术、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之中,而且必定会集中反映在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变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一种时代背景,一种外部条件,而且更是一种内在的压力和挑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到底是一种实践哲学,它必须、而且完全能够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生机和活力。 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所处的现实情境:它只有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打破僵化的、独断主义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解释,恢复其实践哲学的精神实质,才有可能真切而及时地用理论的方式反映时代的变迁,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去积极地影响、参与、指导不断变动的社会实践。显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一直处在能动的相互作用之中:一方面,变动着的社会实践从根本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另一方面,变革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真切而及时地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因而能够对当代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考察,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在“文革”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就真理标准问题展开广泛的、富有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意义的大讨论,理解为什么发生在抽象哲学理论层面的争论,能够直接而及时地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还必须从这一角度出发,深刻地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把握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 (二)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素材和巨大的推动力量。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原本是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飞跃发展的结果,它当然也会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异常迅猛的,就自然科学而言,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开始,现代科学革命在近一百年来波澜壮阔,高潮迭起。首先是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物理学家所发动的物理学革命,通过这场革命,一个同经典物理学理论格格不入的崭新天地被展现出来:互补原理和测不准关系,令人震惊的放射性元素,美妙的原子结构,抽象的四维世界和弯曲时空以及意义深远的波粒二象性和质能关系式等等。这些新发现意味着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发生了根本变革,意味着机械决定论的最终破产,随着这场革命的展开,相继诱发了自然科学其他领域的重大革命:本世纪40年代开始的分子生物学革命,把生命的奥秘归结于微观结构,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生物的遗传规律;现代天文学革命使人们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中宇宙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统一的认识,宇宙膨胀论、大爆炸宇宙学等理论的提出,大大加深了人们对宇宙的起源、结构及发展的认识。本世纪改变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象的思维方式的另一场革命是现代系统科学的革命。包括60年代末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以及混沌理论在内的关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从科学上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巨大系统的进化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看到这一复杂大系统中各种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及动态发展,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原理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基础。 值得指出的是,自然科学的上述一系列革命,当然不全是在近20年才发生的。但是这些科学革命的成就,确实是在近20年来(这里有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才得到中国哲学界的真正关注,才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种现实的推动力量。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只有真正从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潮中解放出来,才可能对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新成就给予切实的关注,反过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真正消化、吸收了其他具体科学的新成就,它本身才能得到切实的发展。 (三)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参照和新的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依赖于具体科学的发展,而且受着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推动,因为它总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互对立、斗争、比较、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近20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哲学界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现代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这就开阔了视野,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自身封闭的圈子,同其他哲学流派展开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始终占据着主流和指导地位,但它毕竟也有可能从其它哲学流派那里得到许多启迪,吸收许多营养,从而丰富自己,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