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炳汝,孔泽云,邓莉娟.长江经济带省域物流效率及时空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9,39(12):1841-1848.[Cao Bingru,Kong Zeyun,Deng Lijuan.Evolution ofTime and Space Efficiency of Provincial Logistic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9,39(12):1841-1848.]doi:10.13249/j.cnki.sgs.2019.12.001 近年来,物流业越来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点的支柱性产业,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政府业先后发布了各项降本增效的措施,着力打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提高物流业发展水平,培养经济发展新动能。物流效率是反映物流资源投入与有效产出的方式,研究分析物流效率对实现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物流效率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方法上较为统一,主要采用DEA方法及其改进方法进行研究,DEA模型是由Schinnar[1]首次提出,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指标的数据包络模型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至此DEA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物流效率的评价。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有些差异,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微观尺度下的物流企业,如Anthony[2]运用DEA方法对102家物流公司进行研究并分析各企业的配送效率。而国内在中观以及宏观层面的区域物流效率方面的研究更加广泛、全面。在区域物流效率的方法研究方面,多以DEA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研究[3~11]。在区域物流效率影响因素方面,学者主要研究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科技水平、资源利用率、基础设施、产业结构[12~14]。 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对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的研究多以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主,而对物流效率在区域内的时空演化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特色和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将信息化水平引入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测度指标体系中,运用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探究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1 研究区域、指标选择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地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40%以上,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15]。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效率及时空演化规律,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更可为政府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政策、构建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图1),上、中、下游横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占据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整个区域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覆盖11个省市,上、中、下游划分如下:上游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中游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湖南;下游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长江经济带物流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发展趋势。东部地区的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由于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因素物流发展水平最高。
图1 长江经济带区位 Fig.1 Location map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1.2 指标的选择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关重要。现有的文献中,多以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业平均工资、能源消耗总量等作为投入指标,而产出指标主要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物流产值以及碳排放量等[16~22]。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本文选取占物流业85%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代表物流业,从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4个维度,选取物流业从业人数、物流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网络里程数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作为投入指标,将物流业生产总值、货物的周转量作为产出指标。基础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3]。具体指标解释如下表1。 表1 物流效率指标体系 Table 1 Logistics efficiency indicator system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
投入指标 | 从业人员数 | 物流人力投入(万人) |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物流资本投入(亿元) | |
| 物流网络里程数 |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km) | |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 | 物流信息技术投入(万个) | |
产出指标 | 物流业增加值 | 物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以当年价格核算(亿元) | |
| 货物周转量 | 反映物流业发展规模(亿t·k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