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行为可持续性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Jhony Choon Yeong 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国防经济学;赵斯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谭清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近年来,学者从志愿动机角度探究了影响志愿行为可持续性的因素,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运用经典扎根理论,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动机、志愿行为以及志愿服务结束后的后续行为的访谈发现,志愿动机不一定产生志愿行为,志愿者的内心定额、志愿经历储备对于志愿行为具有反向作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9)06-0033-07

      志愿服务是指个体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1]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1亿人,注册志愿团体超过58万个,发布志愿项目超过200万个,累计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达12亿小时。[2]其中,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是我国志愿者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的推动下,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例如,扶贫开发、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抢险救灾等。[3]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一方面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

      国内外关于志愿者的研究可分为两方面:志愿行为研究和志愿者管理研究。[4]志愿行为研究的范畴包括志愿者行为的动机、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而志愿者管理研究的范畴则包括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志愿组织的管理。其中,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以及志愿行为的可持续性一直是志愿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学者普遍认为,志愿行为的可持续性受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影响。[5]因此,过往研究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希望以此吸引大学生志愿者持续重复地参与志愿活动。物质激励方面,主要的措施有志愿时长激励、学分激励、金钱激励等;而精神激励方面,主要的措施是授予与志愿服务相关的荣誉。[6]

      然而,由于志愿服务本身具有无偿性的特征,志愿者本不期待能获取物质激励,因此仅通过物质激励并不能对志愿者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7]并且,有学者发现,精神激励难以使志愿者长时间持续参与志愿服务。[8]因此,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激励,现有的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可持续性影响不明显。因此,如何构建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志愿者持续重复地参与志愿服务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9]鉴于此,本文采用经典扎根理论[10],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志愿行为以及志愿服务结束后的后续行为的研究,尝试探索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以外的激励机制。本研究旨在对现有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和志愿行为可持续性的文献进行补充,希望可以借此找到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方法。

      二、理论基础

      (一)志愿动机研究

      国外主流的志愿动机文献可分为三脉。[11]其一是功能理论[12],功能理论关注志愿动机与志愿功能的匹配性,认为个体的相同志愿行为可能源于不同的心理需求[13]。其二是多因素模型理论[14],该模型将志愿动机分为学习、自我提升、自我保护、价值观表达、社会交往、事业发展、互惠、认同、反应性、社会互动10个因素。其三是人格特质理论,学者认为个体的志愿行为受其人格特质影响,例如个体性格特质中的宜人性对志愿行为具显著的正向影响。[15]

      国内的志愿动机研究多是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展开的。有学者基于功能理论,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志愿活动选择受其志愿动机影响。[16]有些学者则丰富了多因素模型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心理需求动机和以义利观为基础的价值选择动机。[17]还有学者从人格特质理论的角度,研究发现亲社会倾向与志愿动机高度正相关。[18]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志愿动机会对志愿行为产生影响,即具有不同志愿动机的志愿者在志愿行为的选择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将关注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动机及其对志愿行为的影响。

      (二)志愿动机对志愿行为可持续性的影响

      学术界对于志愿行为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目前较为被认可的两种观点分别是由Wilson和Penner提出的。Wilson认为,志愿行为是指任何自愿抽出时间来帮助其他个体、小组或组织的行为。[19]Penner则认为志愿行为是一种长期而有计划的亲社会行为。[20]

      早期文献对志愿行为定义的主要争论点在于,该行为是源于利他主义还是利己主义。[21]传统观点认为,利他动机更能预测志愿者的志愿活动参与频率。[22]然而,也有学者认为,在不受益的情况下,志愿者很难长期维持他们的志愿行为。[23]因此,志愿者的付出意愿应同时受两种动机的影响。近期,学者总结了以上观点,认为尽管源于利他动机的志愿行为具持续性,源于利己动机的志愿者也能在志愿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进而使其志愿行为也具持续性。[24]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志愿服务的选择类型方面,还是在志愿行为的持续性方面,利他动机和利己动机都会对志愿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对志愿动机的利他性与利己性展开调研,探讨不同类型的志愿动机对大学生志愿行为可持续性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经典扎根理论展开调研。[25]根据研究初期的访谈结果,我们发现:(1)大学生的志愿动机和志愿行为受学校氛围、学校政策等学校因素影响;(2)大学生的志愿时长会随年级的递增而逐年递减;(3)工科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因此,我们在后续研究中,选择从不同学校、年级、专业的大学生群体中抽取样本。

      我们对受访者展开了半结构式访谈[26],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本资料,再进行编码分析。访谈初期,我们使用开放编码来分析数据,编码过程产生了“亲戚朋友”“影视作品”“学分认定”“校青协”“义务”等一系列一级编码。随着进一步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一些范畴开始聚焦,形成了如“志愿网络”“激励机制”“正向志愿经历”“负向志愿经历”“个人使命”“成本分析”的二级编码。基于此,我们转向选择性编码,并利用这些已经明确的主题范畴来指导后续的理论抽样过程。[27]我们补充了更加具体的问题,进一步使我们的范畴饱和[28],形成了“志愿动机”“志愿服务参与途径”“志愿经历储备”“志愿经历储备的影响结果”的三级编码。最后,当数据收集接近饱和阶段,即访谈过程中没有新的信息出现时,我们转而使用理论编码,将所有的采访数据整理成一套完整的理论[29],见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