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和爸爸一起去爬山。满山的红叶让熙熙满心欢喜,她拿过爸爸的手机,在手机里留下了红叶之美。 “爸爸,我真喜欢爬山,一路都有美景!” “是呀,看着这美景,是不是觉得虽然走了很多路,但是并没有那么累呢?”爸爸望向熙熙,笑着问。 “是呢是呢,虽然有一点累,但爸爸,我觉得超值得的,因为走到山上,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在底下都看不见呢!” “对呀,熙熙说得真好,熙熙觉得这是不是像我们弹琴一样,练的时候很辛苦,但能弹出一首曲子的时候,也很有成就感?” “嗯,是的呢,我觉得跳绳的时候也这样,开始的时候我一个都不会跳,但学会了以后,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上个月学了花式跳绳,可好玩了!” “熙熙能这么想,真是太好了!爸爸觉得熙熙最近很会思考问题,那熙熙再来想想看,爬山除了能看到不一样的美景,还有什么好处呢?” “我爬山是为了看美景,爸爸爬山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妈妈爬山是为了减肥……”熙熙回答得头头是道。 虽然只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一次爬山,但在爸爸和熙熙的对话中,却能发现爸爸在有意无意间引导着熙熙的思维发展,而熙熙也充分调动着自己的思维,从爬山到弹琴到跳绳的发散性联想思维;从自己爬山是为了看美景,爸爸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妈妈是为了减肥的抽象和概括思维,熙熙一直在积极地思考着。这些主动积极的思维成果在我们成人看来可能是轻而易举,但对思维能力尚不完善的学龄前儿童而言,却并非易事。那么,学龄前幼儿的思维能力有着怎样的特点,我们又该如何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爱思考的智慧宝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 一般来说,学龄前幼儿思维发展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会经历由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历程,其中,动作是儿童思维的起点。儿童思维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思维的形象性 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他对事物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举例来说,幼儿很难理解1、2、3等具体数字,但如果我们把幼儿爱吃的水果摆在他面前,告诉他,“1颗葡萄、2颗葡萄、3颗葡萄”,幼儿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1、2、3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2.思维的兴趣性 孩子是简单诚实的,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思维时,往往思维活跃;而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不会动脑筋思考。家长可能都有这个经验,当我们为孩子读一些绘本时,孩子往往会对其中自己感兴趣的片段、细节特别着迷,不停地提出问题,还常常反复地读,似乎怎么都读不厌,而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片段,孩子眼中求知的小火花则会明显黯淡下去。 3.思维的简易性 幼儿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比较片面而直接,他们常常会忽略一些因素对当前问题的影响,而仅仅简单地“套用”自己以往的思维经验。比如当我们拿着孩子喝水的水杯问他:“杯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一般低龄段的幼儿都会回答,是用来喝水的,他们会直接“套用”生活中的经验,而较少思考其他用途。 如何在生活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既然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兴趣性和简易性三个特点,那么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顺应幼儿思维的这三个特点,发展其思维能力,培养爱思考的小宝贝呢? 1.鼓励孩子多动手创造 齐齐最喜欢捏橡皮泥,捏一个小房子,捏一个红太阳,还要捏一只小黄狗,齐齐告诉妈妈,这是白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们去幼儿园,小黄狗在门前“值班”,替大家“看家”呢! 对幼儿来说,动作是他们思维的起点,因此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多动手,自己去搭建,去捏塑,去涂涂抹抹,这对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极有裨益,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孩子手巧,他才更能够“心灵”;而同时,通过小手创造的“房子”“太阳”“狗”,都具有具体的形象,这符合孩子形象性的思维发展特点。孩子能够通过这些形象展开想象,积极思维。在孩子玩建构游戏、泥塑游戏时,家长应注意,不应过于强调“现实的相似性”,而应积极鼓励孩子动用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并让孩子讲一讲,为什么要这么搭建?还能不能搭建出别的什么?引导孩子进一步地持续思考。 2.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设置问题,续编故事 叮叮最喜欢听爸爸讲恐龙的故事,听着听着,他常忍不住地问:“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呀?”“和恐龙一起生活的其他动物还在吗?”“为什么大家说恐龙灭绝了,说不定他躲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呢?”爸爸很欢迎叮叮这样的提问,并且会和他一起讨论,还会启发叮叮的进一步思考:“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叮叮觉得它最有可能躲在什么地方呢?”……父子俩的恐龙话题,似乎怎么都谈不厌。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当孩子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他就会不停地思考,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并努力地想出一个一个答案来自我解答。作为家长,应该特别珍惜孩子这种由兴趣带来的“智慧火花”,鼓励孩子多提问,并可以主动为孩子设置一些问题。当孩子提出一些我们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问题,比如“恐龙说不定躲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家长不应斥责孩子的胡思乱想,反而应该和孩子共同讨论,引导孩子积极开动脑筋,找出他心目中的“合理解释”。另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对感兴趣的故事进行续编、改编,谁说故事一定要这样发展,一定要有个那样的结尾?让孩子创编他能“自圆其说”的情节和结尾吧,也许,他是一个更棒的“小说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