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4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20)01-0007-12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①。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能。与以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相比,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例如,在智能制造的人、机、料、法、环五个关键要素上,“两化”融合主要解决的是料的融合问题,部分解决人机的融合问题。然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是以智能制造五个关键要素内部及相互间的深度融合为基本范式[1]。目前,既有研究主要沿着技术—产业—政策的逻辑展开数字经济的探讨,如数字经济技术体系、数字经济政策分析等[2],这些研究对数字经济技术与产业政策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2019年,联合国《数字经济报告》认为,数字经济的价值难以衡量。根据不同的定义,全球数字经济规模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5%至15.5%之间。报告同时认为,数字平台越来越具备全球影响力,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数字智能构成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理论上,现有数字经济创新逻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宏观经济或产业经济层面,如数字经济的规模测算与分析,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系,数字经济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关系等,较少从微观市场运行与机制创新角度剖析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从产品形态创新层面分析数字经济的创新逻辑,则更为匮乏。 针对此,本文从成长性角度提出产品适应性创新的概念,刻画数字经济时代产品创新的主要特征。产品适应性创新,指企业与用户互动过程中产品随用户需求变化而形成的适应性创新水平。数据驱动的产品适应性创新,指基于用户数据呈现的动态需求而形成的产品适应性创新水平。因此,产品适应性创新本质上反映出产品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匹配程度。与产品柔性的概念主要体现产品的可塑性有所不同,产品适应性创新主要反映产品的价值实现与用户动态需求之间的匹配水平。据此,本文探讨基于产品适应性创新的数字经济创新逻辑,旨在深化对数字经济微观运行机制的认知,为数字经济构建经济新增长点和形成新动能的政策分析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一、相关研究与产品适应性创新实例 (一)相关文献回顾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产品指能够供给市场满足人们某种需求并提供效用的对象或事物[3]。一般而言,产品分类主要从生产流程、属性和形态三个角度来划分。其中,生产流程角度将产品分为原料、中间品和成品;信息属性角度将产品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4,5];形态角度将产品划分为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标准化产品与个性化产品、数字产品与非数字产品、智能产品与非智能产品等[6]。在这些不同的产品分类观基础上延展出不同的理论探讨。 除上述三种产品分类观外,以下两个角度的研究与产品适应性创新的思想尤其密切: 第一,从创新角度,Fisher[7](1997)提出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前者指满足消费者基础需求,变革速度慢的产品,这类产品具有稳定性、可预测性及较长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容易被竞争者模仿,利润率较低;后者指创新导向的快速变革产品,这类产品生命周期短、需求难以预测,发展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但利润率较高。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这两类不同产品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供应链管理。在创新性产品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提出风格品(style goods),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短生命周期的时尚产品[8]。可以认为,上述的创新性产品、风格品、时尚品等提法或概念,包含有初步的产品适应性创新思想。 第二,从迭代角度,学术界提出永久性测试版(perpetual beta)、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原型产品(prototype)等概念。显然,这些概念包含有产品适应性创新的思想,因为持续改进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永无止境的变化过程,不仅限于产品质量的提升,还包括业务战略、绩效、客户、员工和供应商关系的持续优化。随着用户在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将用户纳入持续改进流程的理念下形成了永久性测试版、最小可行产品和原型产品等。永久性测试版指软件或系统长期处于公测版状态。在这种理念下,用户是产品的共同开发者,产品在开放性环境中进行持续研发,新产品功能能够以天为单位实现频繁更新[9]。这类产品主要产生在开源软件项目中,如Google、Flickr等企业主导的产品研发[10]。最小可行产品指仅具有满足早期顾客使用功能的产品,以为产品后续开发提供反馈信息和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11]。原型产品可视为最小可行产品的一种具体形式,Floyd[12](1984)将原型产品按不同功能分为快速原型、进化型原型、增量原型。其中,快速原型仅满足时间最少的需求,以尽量少的研发投入进行市场验证;进化型原型则需要包括全部主要功能,以方便后续修改;增量原型是产品各部件的原型状态,通过组合可以直接获得产品。 综上,可以获得以下结论:(1)工业化时代,产品主要被视为一个静态结构,如成品这一概念所强调的,产品是一系列加工流程的终点,在其投放市场后,产品形态和属性不再发生改变;(2)理论上,现有产品分类观几乎均将产品等同于成品,虽然永久性测试版、最小可行产品或原型产品的提出预示着研究者开始关注产品的成长特性,但还尚未突破成品的思维范畴;(3)现有产品分类观主要将用户视为被动的价值接受者,从企业或用户单一视角进行分类,缺乏从企业与用户互动形成的成长视角考察产品分类;(4)工业时代的产品静态结构也包含有产品适应性思想,在探讨产品柔性生产与力求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过程中,形成了初步的产品适应性创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