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与带有批判维度的主体际交往方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庆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公共诠释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话语交往方式,具有社会功能。诠释学起源于对文化经典的诠释,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丰富的实践。对文化经典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诠释能够起到凝聚社会共识和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公共诠释与生活形式、伦常规范乃至政治权力相关联。这里存在共同体与个体、客观与主观、传承与革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阐明,与压迫阶级的统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作用。这意味着公共诠释能起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这里的辩证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公共诠释的积极意义。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B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9)11-0024-07

       公共诠释是一种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话语交往方式,具有社会功能。社会是一个结构功能体。社会要组织劳动生产和分配,要通过法律和伦常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协调社会关系。社会由人组成,人的行为受到价值观念的指导。对生活意义和社会正义的诠释起到凝聚社会共识和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意义的理解是一种主体际的交往活动,在此一方面要通过语言把共同体生活及其意义以公共的方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又要内化为每一个人自己的理解。公共的诠释不能取代每一个人自己的理解。要不然不会产生这样的句子:你给我解释了好多遍,但我还是没有懂。拿对真理的理解来说也是如此,对真理的认识及其传布是一个主体际的交往过程。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例如,当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洲徘徊的时候,那时大部分欧洲人还没有理解《共产党宣言》的意义。公共诠释具有社会功能,必然与政治权力的使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中揭示,公共诠释并非总是为公共利益服务,与统治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意识形态能起到欺骗的作用,是剥削阶级的一种压迫劳苦大众的方式。由此可见,在公共领域中的诠释可以起到维系社会团结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但也可以起到为统治阶级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以及维持旧传统和旧习俗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诠释中涉及的共同体与个体、真理与谬误、传承与革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保持诠释中的反思和批判的意识,才能充分发挥诠释公共性的积极作用。

       一、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

       诠释学①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东西方的诠释学都起源于释经学。西方的诠释学起源于对古希腊的史诗和哲学等经典著作的诠释,以及对希伯来《圣经》的诠释。中国的诠释学起源于对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易经》《诗经》《尚书》等经典的诠释。但是为什么要把历史上形成的某些文化作品树立为经典并对它们加以诠释呢?这就与公共诠释的社会功能有关。一定类型的文化经典塑造一定类型的文明的基本特征,诠释经典能起到传承文化传统和维持文明类型的作用。社会需要团结,需要靠公共的价值观念把人民维系在一起。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导致社会的形成。社会要把其成员联结在一起,就要在该社会成员中营造一种共同的归属感,分享共同的是非感,使得社会成员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按照共同体的要求行事。当社会中出现某些违背社会正义和危及社会团结的情况时,其社会成员就会按照经典赋予他们的教导来指责这样的不良现象,设法采取措施加以抵制和纠正。

       当然,经典的文本并非一开始就有的。经典的文本来源于上古时期积累下来的有关世界起源和先祖开基立业的叙事故事,有关宇宙运行和人生归宿的哲理以及伦理规范,有关朝代更替的历史记述和治国理政的文稿,有关经久不息地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表达民生希望和抒发人生情怀的诗歌。在上古的宗法社会中,宗教的社会功能作用很大。共同体通过举行神灵崇拜和祖先祭拜的仪式,通过在神灵和祖宗名义下的布道等方式进行道德教化,通过宗教的敬畏感,再加上法律的惩罚和其他形式的奖惩制度,规范和训导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的生活习惯,凝聚他们的社会共识,达到维系社会团结的目的。想到把上古流传下来的有关共同体的文献编撰起来和树立为经典的时期,往往是那个共同体的危难时期。犹太教的圣经编撰时期是犹太人的巴比伦流亡时期。孔夫子编撰儒家经典文献的时期是春秋的乱世,后来在汉代为维持大一统总结上古至秦汉拨乱反正的经验,把儒家经典树立为国家的正典,从此确立了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华文明的传统。一个文明的经典集中体现该文明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的基本原型。把这样的经典树立为权威,广而告之,代代相传,通过诠释,沟通理解,赢得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同,使人民团结在一起,担当各自的社会角色,发挥各自的社会职责,整个社会才会协调运作,正常发展。我们说诠释具有公共性,这可以从对文化经典的诠释的社会功能中看出。

       孔夫子编撰《易经》《尚书》《礼记》《诗经》和修《春秋》并非仅仅出于个人喜爱,而是为了吸取夏商周三代之治的经验,拨乱反正,具有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意愿。孔夫子为了把这些经典推广开来和流传下去,招收学生和讲解经文。后来,汉武帝等帝王把儒家经典树立为国家的正典,设立经学博士,从国家体制的层面展开诠释文化经典的工作。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代,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这里包含通过公共诠释加强对臣民的教化,确保国家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具有社会宏观治理的意图。

       公共诠释不仅具有宏观的社会功能,也具有微观的社会功能,而且宏观的社会功能通过微观的社会功能来落实。对意义的理解毕竟是每个人在自己意识中发生的事情。每个人的处境、个性和志向是不同的。对社会的宏观的教化要落实到对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具体的诠释。在这方面孔夫子做得特别到位。孔夫子诠释什么是“仁”,就注意对不同处境中的人给予不同的诠释。在孔子的学生中,颜渊是平民百姓,关注自身道德修养的问题。面对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12.1)在此,“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公共诠释的宏观目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落实到颜渊具体的人身上。仲弓身居高位,为季氏宰。面对仲弓问仁,孔子的回答把重点放在施政方面:“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12.2)同样为了达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宏观目标,孔子对仲弓分别做了切合其身份和个性的诠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