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克思类概念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汤俪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谷乐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内容提要:

马克思类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类概念进行研究,在近40年间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主要从重释马克思类概念、马克思类概念的当代意义及马克思类概念的发展趋势三个角度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类概念的哲学意蕴,纠正了之前的错误认识,并且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发掘马克思类概念的哲学价值,促进其发展。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982(2019)09-0050-06

      马克思类概念蕴含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回答了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同时也表现了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引作用。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展开对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在近40年间,学者们不断探析马克思类概念,发掘其哲学意蕴和实践价值,为马克思类概念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研究进程

      以类概念、类本质、类哲学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从1980年至2019年,共有文献188篇。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鲜见关于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原因是在这之前学术界大都认为类概念属于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哲学思想,人本主义色彩比较浓厚。而在当时人本主义则被认为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挂勾,是被禁止讨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全国开始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打破了“文革”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学界展开了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有关人与人性的哲学问题。

      随着对人的主体性哲学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学者开始重新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其中所提出的类本质、类特性等范畴进行重新定义,由此揭开了国内学界深入研究马克思类概念的序幕。

      第一个对马克思类概念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冯宪光,他于1982年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对人的类概念的使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冯宪光对马克思的类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早期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实用过人的本性的概念,但那只不过是他在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道路上留下的思想印记”①。在他看来,马克思提出并运用类概念是为了展开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时借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概念这一人本主义术语,这与费尔巴哈在纯粹人本主义意义上使用该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很快,李连科在《学习与探索》上发表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概念是科学的抽象——与冯宪光同志商榷》予以回应。在这篇文章中李连科认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类”或者“共同性”在于自然共性,是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而不是在社会中联系起来的,故而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是空洞的抽象;而马克思的类概念则代表人性,就是“包含自然性和理性于其身的社会共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通过自有自觉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所获得人的客观需要”②,因此是科学的抽象。与此同时,候相林也发表《浅议类本质及其异化》一文对马克思的类本质进行探讨,他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单纯地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直观与被直观的关系,而是首先以生产实践为中介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③,从而说明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有能够改造世界的类活动。这三位学者的思考为后续学者研究马克思类概念开辟了道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进入第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马克思类概念,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其中以吉林大学的高清海教授为代表。高清海教授基于马克思类概念提出了类哲学,连续发表文章《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1996)、《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1997)、《人正在自觉地走向类存在》(1998)等,引发了学界对马克思类概念的广泛思考和探讨。与此同时,为推动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学术界还举办了一些学术研讨会。如1996年10月25日至27日,《哲学动态》编辑部、《学术月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北京市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马克思‘类’理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的类概念及其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重新阐述和研究马克思的“类”理论是非常必要的。王锐生提出在“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时,类与个性问题总是被忽略,而在马克思那里,类和个体本来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不仅如此,当今社会的发展也要求研究类的问题。”武汉大学何萍认为,“类哲学最根本的意义是提出了时代的哲学课题,人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破除传统教科书体系提供了基础,为建立21世纪中国新哲学开辟了道路”④。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使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成为学术热点,故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马克思类概念的学者逐渐增多,发表的文章不断增加,研究力度也进一步深化。如韩民青所发表的《人的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本质》⑤以及袁辛奋与陈维明所撰写的《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⑥文章等,都深入分析了人的类本质,丰富了类概念的研究。

      21世纪以来,学者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类概念的当代价值上,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展开,学者们陆续发表了《“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⑦、《马克思主义“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⑧等文章,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挖掘类概念的理论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人的未来发展相结合,指出类存在是人未来发展的最高形态;将类概念与异化关系相结合,指出类本质是解决异化关系的重要途径;将类概念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点明类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