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建设的理论进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鲁平,中央团校青年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青年学、青年价值观、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等(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青年学科是新时代青年学科建设的大方向。围绕这一方向,青年学科建设的理论进路是:在反思传统青年学科建设中一系列突出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其一,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必须定位于群团学科背景,将学科研究对象定义为广义的“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条件和机制,或青年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规律”;其二,必须充分考虑“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的研究范式,构建一个包含青年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的青年研究、社会实践层面青年面临的问题研究等三个层次的青年学科理论体系,学科任务要从正确认识青年向教育引领青年和服务青年等应用功能拓展;其三,要将青年学科归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招收青年学硕士研究生,将青年学科建设推进到学科建制的层级来进行;其四,青年学科建设要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学科归属、青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青年发展的规律等多个方面突出中国特色。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03 期

字号:

       20世纪80年代末,以黄志坚、邱伟光、金国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青年研究专家编著的青年学教材或专著问世,标志着一门对青年作整体研究的新兴学科即“青年学”在中国诞生。在自此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青年学科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青年学科的初创与快速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末结束)。在这一阶段,青年学的学科体系初步建立,研究领域和研究范畴初步形成,青年学教材、青年学研究成果、青年研究人员等快速发展。第二,对青年学元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阶段(从21世纪初至2014年)。在这一阶段,一些学者对前一阶段初步建立起来的青年学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学术反思与批判,追求建立一门独立的青年学科的声音式微,青年研究学术圈更加强调和注重从不同学科视角对现实中的青年现象、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做实证研究。在这一时期,少数学者也出版过一些青年学教材的修订版或研究成果,但总的说来,青年学元理论层面的理论创新研究极少,青年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进展极为缓慢。第三,青年学科的重建阶段(2015年至今)。2015年7月,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群团学科建设,群团工作研究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加强青年学研究”。在此大背景下,青年研究学术界开启了新一轮青年学科的重建工作。

       新时代青年学科重建,显然不是要简单地回到青年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走传统青年学科建设的老路;而是应该根据新时代青年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青年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反思传统青年学科建设突出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的建设,促进中国青年的积极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把广大青年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新时代青年学科建设的大方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青年学科。围绕这一大方向,青年学科建设的理论进路是:在反思传统青年学科建设中一系列突出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新型青年学科建设的理论创新。

       一、新型青年学科研究对象的探索

       1.对传统青年学科研究对象的反思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殊的规律。“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依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有学者认为,青年学科的研究对象是青年,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青年不是青年学科的研究对象。正如社会学要研究社会,但社会不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或“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规律”[2]。

       在对青年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方面,传统青年学科领域争议很大,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种:

       (1)狭义范畴的青年学观点。这类观点集中于对青年自身或青年本体的研究,认为青年学是研究青年的本质、发生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科学,青年的本质、青年发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是青年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

       黄志坚教授主编的《青年学》是这类观点的典型代表。在《青年学》这本教材里,他明确指出:“青年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运用多学科知识对青年做整体研究的科学。它以青年的本质,以及青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3]

       十多年后出版的、由金国华教授主编、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的《青年学》,基本上沿用了这一观点,指出:“可以把青年学定义为研究青年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并做了两点特别说明:“第一,青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是一个自发的内部成熟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青年社会化和社会‘青年化’的联合过程。”“第二,青年的发生、发展规律并不仅仅指单个个体青年的成长过程,而是包括整个青年系统的发生与发展。从理论上讲,可以分为三次层次:青年个体的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青年群体和青年组织的发生与发展……青年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的发生与发展……”[4]

       (2)广义范畴的青年学观点。这类观点认为,青年学除了研究青年自身或青年本体外,还要研究青年客体,如青年教育等,认为青年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青年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青年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规律,以及根据青年特点对其实施教育的规律。由原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邹学荣主编、被列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的《青年学概论》是这类观点的典型代表。该教材指出:“所谓青年学,就是研究青年自身发展规律,青年和社会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把握青年自身发展规律而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5]“我们认为,青年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青年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青年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规律,以及根据青年特点,对其实施教育的规律。”[6]由黄蓉生教授所著的《青年学研究(第二版)》基本上也持这一观点。该书在界定青年学科的研究对象时明确指出:“它以青年的发生、发展及其成长规律,青年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规律,根据青年特点实施教育的规律为研究对象。”[7]

       上述两类观点的共同点是,都认为青年学科要研究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规律。不同点在于是否要研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如果说青年学科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理论命题:即命题一:“青年是怎样的人?”命题二:“青年应当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这样的人?”显然,前者主要回答的是命题一所提出的问题,不回答或基本上不回答命题二所提出的问题;而后者则既回答了命题一所提出的问题,也部分地回答了命题二所提出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