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教育与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世豪,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罗建文,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及其实现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化、智能化不但不排斥人类劳动,反而对人的劳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提升新时代受教育者劳动觉悟和劳动创造力的必要手段,而且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中人的幸福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体现。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9)11-0124-005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劳动教育不仅是培养和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劳动觉悟和劳动技能的关键环节,而且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新时代不仅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时代,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时代。无论是社会的持续发展,还是科学技术持续提高、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创新,都给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只有全面理解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明确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把自己造就成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价值,才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不是靠别人施舍和恩赐获得的,只能靠自己的劳动和奋斗获得。劳动教育就是提升人们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造就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

      一、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应有更高的劳动觉悟和劳动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不仅从个体的意志品格来说有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所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来说,也应有新的要求和新的对策,要有新的生存能力和新的生存方式,否则就难以适应新技术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马克思在分析现代工业生产的本性和特质对工人的全面流动性、技能的全面发展和生产职能专业化的影响时指出,由于大工业生产方式日益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生产依赖度更加紧密,一方面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劳动要求更加精细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对劳动者的劳动要求越来越高,生产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大工业生产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强了,对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经过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特别是社会的生产分工和产业划分越来越细,人的能力和知识越来越不能适应以往旧的生产方式的要求了,人的知识和能力越来越被现代工业生产细分为许许多多的不同行业或职业的要求和标准,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对待劳动及其结果的态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谁劳动、怎样劳动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能力问题是劳动觉悟和劳动情怀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首要素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受资本的剥削和压迫,劳动越多受剥削的程度就越大,劳动者就越贫困,这样生产方式下的劳动者不可能有较高的劳动觉悟和劳动积极性。在新技术广泛运用和发展的今天,这些变化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这就包括了人们适应社会生产方式变更的劳动技能发展和人们对待劳动及其劳动成果的应有态度的改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觉悟的变化。劳动觉悟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以及对待劳动成果的态度,这是人们主观世界的范畴,决定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潜能和劳动积极性发挥,也决定着人们劳动自觉性和劳动热情的激发。劳动觉悟程度越高,人们的劳动态度越端正,人们的劳动热情越高涨,劳动潜能激发得越充分,人们劳动的贡献也就越大。相反,人们的劳动觉悟程度低,就不利于劳动者热情和潜能的激发,也就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贡献。劳动能力就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活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它深受劳动者劳动态度和劳动热情所制约和影响。新时代所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人们美好生活对新时代社会生产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使新时代劳动者的内涵和标准发生了某种新的变化,对劳动者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当然我们这里的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劳动技能教育),是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选择。

      二、劳动教育是提升受教育者劳动觉悟和劳动态度的必要手段

      提升劳动者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要求与能力的第一个方面要求就是要热爱劳动,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认知和现实情怀,这就要求劳动者明白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自觉认识到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真正基础。让劳动者懂得自己的劳动对于自己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是人类历史的“真正基础”,是人类社会包括“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1](P723)一切活动的“真正基础”和事实来源,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一切。加强劳动观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开始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知道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拒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汉思想和懒汉行为,这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第一个基本认知和底线要求。新时代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的要求和标准更高,没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觉悟就很难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所以一定要让每个人清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生的出彩靠勤奋劳动来实现,我们的社会才会有希望,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世界上既没有抽象的美好生活——现实生活从来都是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也没有凭空产生的美好生活——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一切美好人生终归要靠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不劳动者没法获得应有的劳动成果,也不可能真正过上美好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