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校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问题诠释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毅(1978- ),女,四川阆中人,重庆市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邹桥(1992- ),男,重庆酉阳人,重庆市团校教务人事部干部,研究方向:干部教育培训、思想政治教育(重庆 401120)。

原文出处: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内容提要:

用学术讲政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在深刻影响干部教育培训院校的变革与发展。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为此,必须深刻认识用学术讲政治对团校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团校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原则。团校要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和水平,在理论储备上,就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术研究;在课程设计上,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学理框架;在课堂教学上,就要以效果为导向做好话语转换。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剥离学历教育后,团干部教育培训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理论研究成为团校的两大主业。在这个转型的特殊时期,团内明显感觉到团校教师的学术水平整体不高,难以适应和满足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如果没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作为基础,就不能使教师的认识变得深刻和理直气壮,团校教学也就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正如恩格斯1845年1月20日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所说的:“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7]这启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团内研究储备对用学术讲政治的极端重要性,这也是用学术讲政治的基本功。当然,并不是说某个教师学术做得好,就一定会用学术讲政治。可见,用学术讲好政治,也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指引。

      (一)理论储备: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术研究

      以问题为导向,是学术界对做好理论研究的普遍共识。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8]一些团校教师认为,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就是围绕学员的需求进行,这是不全面的。这里所说的问题导向,首先是服务国家需求、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就是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培训什么。作为研究储备这个阶段来讲,团校教师关键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8]。

      一是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如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重要讲话中的发问和提出的许多个“如何”,既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学员高度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这是科研的“富矿”,需要团校教师深入研究。二是要密切关注实践动态和理论前沿,从青年的热点、共青团工作的难点、青年研究的薄弱点捕捉合适的研究生长点,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三是要深入学员调研,了解学员所思所想,以便在随后的研究和教学中更好地“对症下药”。

      (二)课程设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学理框架

      找准了问题后,如何开展研究?这里就涉及找准学术接口和构建学理框架。找准学术接口,就要把现实问题转换为学术问题。构建学理框架,就是要实现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贯通衔接。通俗地讲,就是要按一定的研究方法构建合理的学理逻辑,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或者是共性和个性,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落脚到团的具体工作,就是要为回答好“学员之问”,重点针对学员在有关方面想错了的问题、尚未想到的问题、想到了也想对了但说不清楚的问题做足历史的、现实的、学理的逻辑储备。当然,学术框架的构建,既可以从本学科中切入,也可以从其他相关学科中切入;既可以依托国内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从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中寻找有益补充。但是“一定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8]。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立场,也是一种观点,还是一种方法。无论是构建什么样的学理框架,必须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学术研究始终。正如列宁所言,“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绝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9]。团校要建设成为党在青年工作领域特色鲜明的政治学校,特就特在团校必须要为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这是团校的学术使命,也是团校应有的学术担当。对团校教师而言,在用学术讲政治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学理框架,归根结底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理论归宿落脚到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上来,落脚到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上来,落脚到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上来。

      (三)课堂教学:以效果为导向做好话语转换

      用学术讲好政治,基础靠研,关键在讲。机械地用政治讲政治,用文件讲政治,是为了确保准确;简单地用故事讲政治,用案例讲故事,是为了形象;而用学术讲政治,则是为了使人深刻。如何让这种深刻也兼显生动,就需要在课堂教学阶段实现学术话语的合理转换。经验告诉我们,一堂好的团课,既能在形式上让人如沐春风,又能在思想上使人深受洗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旨在确立和影响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需要讲究科学方法。要通过潜移默化的传输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使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10]。学术话语因其严谨而显得科学,但是也因其晦涩而不易于在大众中进行传播。因此,要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特别是在遵循学员思想特点和接受规律的基础上做好学员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话语转换。要擅于在教学中用事实说话。讲课要有理论深度,更要有大量鲜活的实际事例,特别要联系党和国家的实际与本地的实际。准确把握所引案例与所讲理论的相关性,用实际案例为理论做注解、为学术做支撑,这样听起来更形象易懂,学员也才会更乐于接受。从现实来讲,在团校教学中,学术话语青年化转换的趋势越往基层,越显必要;对学术话语青年化转换的水平,越往基层,要求也就越高。但是,也要谨防为了一味迎合学员需要而使话语转换向着去学术化的方向演变,也就是要把握灌输和启发的有机统一。否则,就有悖于用学术讲政治的方法深意,也是不讲政治的表现。

      团校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青年化,要把团干部所思、所想、所急、所缺、所惑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表达的青年化,要跟进时代前沿,跟进网络传播,跟进青年交往,结合青年常见常用的影音图文等形式开展教学。唯有如此,课堂才能从事实上的“灌输”发展为学员自觉的认同。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历代领导集体都在多篇著作以及多个场合的讲话中,为我们做出了话语青年化表达的表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里面“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和优美文风的完美结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11]。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原文原著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从全局来讲,加强对学术话语青年化转换的研究与实践,也是团校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群众工作话语体系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用学术讲政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在积极推动着包括团校在内的干部教育培训院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科研管理和教务管理的变革与发展。团校教师是团校用学术讲政治的主体。因此,要始终坚定团校教师政治立场,保持“姓马”与“信马”的统一;要努力夯实团校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学科功底,为讲好团课厚植学术根基;要不断丰富团校教师教学艺术,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更有意思;要突出团校教师实践锻炼,克服“经历倒挂”的不足;要积极破除政策障碍,为团校教师成长发展创造更好环境。以实际作为提升团校教师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努力推动团校改革发展和办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