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外的竞争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晓文,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刘珈彤,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原文出处:
社会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本研究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方法,依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追踪数据,深入考察了我国城市青少年周末时间分配的模式、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前我国城市初中生的周末时间分配仍以课内任务主导型为主,其次分别为均衡型和课外补习主导型;(2)周末时间分配模式不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也受到了家庭、学校及其同辈群体的环境因素的影响;(3)周末时间分配模式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发展;相比课内任务主导型,课外补习主导型和均衡型分配模式均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发展,但后两者之间却无显著差异;(4)周末时间分配模式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相比于均衡型和课内任务主导型,课外补习主导型分配模式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正确处理课业负担问题不仅关乎着青少年发展,还关乎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建设民族未来的重大战略布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列为义务教育的重点发展任务之一,并强调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此,近十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均颁布过不同形式的“减负令”,但现实状况并未因政策干预而有所好转,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校时间、做作业时间、上课外班时间不仅较前几年有了明显增长的趋势(张旭东等,2017)①,而且与国际同阶段学生相比,我国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时间也领跑全球,远超国际平均水平(孙天慈,2017)。

      鉴于我国青少年学业负担持续加重的现实状况,近年来学者们非常关注学业负担对青少年的影响,并通过调查数据探析了学习时间、课外辅导班等相关变量和青少年发展的关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证据(胡咏梅等,2015;黄小瑞、占盛丽,2015;宋海生、薛海平,2017)。但纵观这些研究,研究者采用的仍然是“以变量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范式,鲜有研究采用国际学界倡导的“以个体为中心”的现代研究范式。前者主要分析与学业负担相关的一些变量对青少年的影响效应,后者则把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青少年在多种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模式对其发展的影响。显然,“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比“以变量为中心”更能全面地反映青少年实际的学习生活安排。

      在社会分层与教育不平等的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学者将研究视角从学校教育转向了影子教育的社会再生产功能,却较少从时间分配的角度对此进行考察。拉鲁(2010)在《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家庭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如何有规律而系统地塑造子女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际遇。其中,引导孩子合理规划闲暇时间是中产阶级尤为注重的手段之一。当中产阶层父母陪同子女在周末奔忙于各项有组织的技能培训活动时(课外班、兴趣班等),低阶层家庭子女往往因缺乏父母管教而呈现自由活动时间多,更为闲散、缓慢的生活节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闲暇时间安排方式会导致两类家庭的孩子走向不同的人生。由此可见,对于青少年闲暇时间利用方式的干预,也是优势阶层实现资源的代际传递,巩固阶层地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于此,本文将从时间分配的视角并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来探究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周末时间分配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对青少年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关注青少年周末时间的分配模式,因为他们周内的大部分时间主要由学校统一安排,留给个体的可支配时间较少,如此使得周内时间分配模式难以体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差异。周末则给个体提供给了大量可供自由安排的时间,这些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不仅能够映射出社会性因素对个体生活方式的形塑作用,还将对个体生活质量、幸福感水平产生重要影响(García & Juan,2016;Helliwell & Wang,2014;Young & Lim,2014)。齐尔(Zill,1995)在其青少年时间分配研究中也强调了如何利用校外时间将影响青少年的发展性水平。此外周末的课余生活已成为当下校外教育竞争的主要场域,周末不再单纯承担着休息的功能,更被赋予了在教育和学业竞争中弯道超车、巩固成绩、赢得优势的重任。众多研究者也把影子教育或周末补习视为社会再生产的新机制(贝磊、廖青,2012;薛海平,2015)。因此,研究周末时间分配模式一方面可以透视我国城市青少年当前的教育竞争状况,另一方面也会对青少年合理安排周末时间,最大化促进成长发展起到参考价值。具体而言,本文将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2015年追踪数据,尝试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在当前中国青少年学业竞争愈演愈烈的现实情境下,他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周末时间的?他们的周末安排是否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最普遍的模式是什么?(2)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家庭对青少年周末时间不同的安排?(3)不同安排模式下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是否有显著差异?哪种模式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归结为三点。首先,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青少年周末时间分配方式对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十分缺乏。本研究从时间分配的视角来考察青少年发展,弥补了国内该类型研究较少的问题,同时也为国外相关研究增加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其次,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关注单一变量(学习时间、课外辅导班等)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方法综合考察青少年在周末各项活动的投入时间,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识别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青少年的周末时间分配模式。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好的创新。最后,本研究对青少年发展的考察更加全面,不仅仅关注时间分配模式对学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会关注对身心发展维度的影响,致力于系统全面地考察不同时间分配模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关于时间分配与青少年发展关系研究的变迁趋势

      时间分配是指人们将某一段时间资源在各项生活活动上的配置(王琪延,2000)。早在1982年,国外学者便已提出从观察青少年如何支配大量闲暇时间的视角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少年发展水平(Medrich et al.,1982;Carnegie Corporation,1992)。齐尔(Zill,1995)的研究发现,若青少年将大部分的自行决定时间都花在积极的、目标明确的建设性活动(如做家庭作业、参加学术社团、参加兴趣社团等)上,将有利于青少年的技能发展,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近年来,国外学者越来越强调时间分配对于青少年福祉的决定性作用(Hunt & Mckay,2015)。他们认为,影响青少年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众多因素嵌于日常行为当中,具体表现为时间分配方式(Olds et al.,2012;Zuzanek & Jiri,2005)。因此,时间分配研究不仅对于评估个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形成有效的公共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了新视角(Casey et al.,2016)。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关于时间分配的研究范式存在着从“以变量为中心”向“以个体为中心”转变的趋势(Wolf et al.,2015)。具体而言,以往研究多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范式,关注个体在数量较少的、相互独立的离散活动上的时间投入情况,如课外补习、体育活动或看电视、上网等(Ferrar et al.,2013;Hunt & Mckay,2015),其后续分析主要揭示某一项活动时间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效应。然而,时间安排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每个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反映了多种活动的不同组合,仅分析某种活动时间(比如写作业、辅导班)的影响无法考察青少年在多项活动上的实际时间组合方式对其发展的影响效应,也难以考虑到时间分配的权衡及代替效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