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文化消费的演化及其逻辑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淑媛,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传播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成员;罗娴妮,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小镇青年曾经是被淹没在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中的社会阶层。在社会普遍认知中,有着对其文化消费偏好的刻板印象:文化惯习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文化品味停留在对流行、时尚的追随和模仿层面,文化空间主要是歌舞厅、录像厅等大众娱乐场所,媒介形象呈现出缺乏审美、落伍土气的群体特征。而在新媒介环境下,小镇青年通过文化消费重新进行身份的建构,在消费时序上实现了同步性,在消费形态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消费场景上实现了实体空间的升级换代,并追求网络虚拟场域中的体验感,在消费行为上实现了由被动接受者向生产型消费者的转变。这其中的演化逻辑主要是城镇化建设造成了社会空间的分化并加速了社会流动,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消弭了知识鸿沟,经济资本推动了文化符号的重构。但在社会变革不断深入和新技术革命还将继续影响小镇青年文化消费的趋势下,有必要警惕经济资本对于小镇青年文化偏好的绑架和文化消费能力的制约,深度挖掘小镇青年文化需求的同时要给予正面积极引导,从而带动全社会的文化消费升级。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小镇青年的概念不断被赋予新的解读,从最初略带有嘲弄和歧视意味“他者形象”的认知,到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进行“自我身份”的定位,小镇青年内涵和外延展现出开放性和多义性。小镇青年不仅是局限于行政区划所界定的“小镇”出生和成长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认同与文化想象。而小镇青年在文化消费领域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更是反映出我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追溯小镇青年内在审美趣味和外在消费行为的变化,探寻变化背后的演化逻辑,对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心态、提升国民的文化消费品质、推动我国的文化消费升级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作用。

      一、从隐身的社会阶层到新兴消费族群

      1.“看不见”的小城镇青年

      在省级—地级—县级—乡级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的影响下,从狭义的字面意义看,小镇青年即“小城镇青年”,本应指出身于县城或乡镇,户籍属于非农业人口,年龄阶段在15~34岁之间的人群。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经济地位(财富)、社会地位(声誉)和政治地位(权力)作为阶层分析的标准,“‘身份团体’按照代表其特殊‘生活风格’的物质消费法则阶层化”[1],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小镇青年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都带有小城镇的烙印,既有别于都市青年的开放和活跃,也区别于农村青年的封闭和保守;既留恋清闲安逸的小城镇生活,也向往外面广阔的世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处于中间地带的小镇淹没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宏大议题中,而囿于原地的小镇青年也被忽略,其阶层属性、生存状态及文化需求均未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

      2.“被发现”的不完美消费者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小镇的区域范围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小镇青年开始成为媒体关注和讨论的对象。2010年,《城市画报》杂志通过对六个不同地域中小城市的深度调查,从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社会流动到个体层面的梦想和价值观、心理状态和消费行为对小镇青年进行了细致勾勒和现实呈现。而小镇青年的概念肇始于2013年的电影业,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和《小时代2:青木时代》在口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相继获得了4.88亿和2.96亿的高票房。“小镇青年正用他们惊人的消费能力,缩短着城乡票房差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为票房主力的地位已濒于失守。”[2]“小镇”强化了与“大城市”的地域性差别,“小镇+青年”则突显出在文化消费上的品味性差异。一方面,小镇青年的消费能力获得了电影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小镇青年注重轻松和娱乐的审美偏好被认为是拉低中国电影品质的主要原因,“使用的小镇青年概念,无疑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和歧视色彩,但凡进入到对于中国电影的内在品质的讨论时,小镇青年总是中国电影的替罪羊”[3],甚至引导了电影市场的走向,改变了中国电影的市场结构。

      尽管是不完美的消费者,但小镇青年潜在的购买力从电影市场不断拓展至整个文化领域乃至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认为是第三次消费升级的排头兵。小镇青年由此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3.小镇青年的多元构成

      在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双重推动下,小镇青年的内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突破了行政意义上的地域界限。在社会变迁、频繁流动的时代环境中,青年人的生活区域随时都会发生迁徙,但其成长经历、价值观念和文化基因却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小镇代表的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多的是文化概念。小镇青年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更多承载的是其映射的阶层属性、精神气质、审美品位和情感归属。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小镇青年的构成,则呈现出开放多元、复杂多变的整体面貌。

      第一,出生、成长并工作在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的年轻人,这部分人数量多,是小镇青年的主体。

      第二,出生、成长在农村,移居工作在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的年轻人,这部分人认同小镇的生活方式,在文化消费上表现出小镇青年共性的文化偏好。

      第三,出生、成长于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这部分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品位多来自在小镇成长经历的影响,情感归属是个体出身的小镇而非生活的大城市。

      第四,出生、成长于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有过一二线城市工作经历,但从大城市返回三四线城市或者家乡工作的年轻人。缘于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年轻人选择“逃离北上广”,回归小镇青年的生活状态。

      第五,出生、成长于一二线城市,有过城市工作经历,选择去三四线城市、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年轻人。这部分人虽然数量少,但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另外,随着大城市人口控制和疏解政策的实施,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工作在大城市,居住生活在城市附近的小镇,每天往返于城市和小镇之间。还有一小部分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但向往小镇闲适的生活节奏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选择“5+2”模式切换于城市和小镇之间。小镇青年多元化构成的背后,反映出人们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带来的文化消费格局的调整。

      二、对小镇青年文化消费偏好的刻板印象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将人们在文化实践中呈现出来的不同偏好定义为“区隔”,并被解读为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歧视;第二,分隔;第三,差异”[4]。“小镇”和“青年”两个词语强化了其在地域和阅历方面的区隔。人们最初对于小镇青年的认知定格在“县城和乡镇”狭小场域中,固化在大众媒介和文艺作品包裹的信息中,形成对于小镇青年在审美趣味和文化消费上的刻板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