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历程与多维迭代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邓希泉,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央团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青年本体、青年现象、青年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等(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根据党的发展阶段和国家的发展阶段,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可以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新中国青年发展拥有全新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引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发展道路阶段、“文化大革命”引发青年发展的失衡无序与局部创新阶段、在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历史进程中开辟青年发展的新路径新空间阶段、在改革开放新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发展道路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指引下的青年发展阶段。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进步的演进逻辑,主要表现为青年社会化基本模式和青年发展基本形态的四次迭代发展。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社会发展决定青年发展,青年发展直接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尤其是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不同时代的青年群体特征及其发展图景,社会结构发展变迁的内在逻辑支配青年发展的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70年的辉煌历史深刻表明,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共同决定青年发展,青年发展成为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最直接的鲜明表征;党的发展历程、国家发展历程和社会发展历程共同深深刻画青年的发展历程,青年发展的时代变迁及其主要特征鲜明地反映出党的发展、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

      一、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的六个阶段及其主要表现

      根据生命历程理论和重大历史事件塑造青年群体特征、社会对青年的决定性作用与青年对社会的反作用,以及社会与青年的互动互构理论,考虑新中国70年发展历程中影响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相应的时间节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①、《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②和《中国现代史》(下册,1949-2013)③的历史分期,本文把新中国70年青年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评价不同发展阶段的青年发展状况,主要采用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青年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融合程度。主要体现为党、国家和社会对青年群体的地位、利益和诉求的认可程度,尤其是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结构对青年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以及社会与青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社会与青年的吸纳或偏离情况。二是青年政策与青年发展社会环境的状况及其进展。主要体现为青年政策发展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对青年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和社会参与等内容形成的青年参与基本格局等。三是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的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恋、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文化、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流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为主要内容的青年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其主要特征。

      (一)第一阶段:新中国青年发展拥有全新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1949-1956年)

      新中国的成立使青年发展实现了根本变革。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的革命性质和社会性质发生了最深刻、最广泛的变革,青年群体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实现了整体性、根本性的转变,由被剥削者被压迫者转变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社会结构巨大变化过程中实现了整体的社会流动。土地革命的完成使广大青年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方面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青年发展得到全面解放。青年群体作为一个单独的社会群体,其特殊利益得到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结构的确认,青年作为一支社会力量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有所提高。

      青年群体及其特殊利益的制度设计得以初步构建实施。1950年公布施行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即《婚姻法》,与青年婚姻权益密切相关。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1]在以宪法和相关法律作为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对青年发展的政治制度设计等同时予以构建。1954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分别给予共青团界别和青联界别各10个代表席位。经中共中央同意,青年团得以恢复并在全国迅速发展,青年群体的特殊利益获得社会认可和制度保障。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及其施行,意味着社会结构有效吸纳青年,青年发展与党、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在目标、进程、方法等方面完全一致。

      青年发展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但整体上处于低水平的生存型发展阶段。从青年健康状况看,1951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健康第一”,《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等促进了青年身体的健康发展。以上海市学生的平均身高为例,以1931年为基数,1955年,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增长了3.28厘米和3.36厘米,增长率分别为37.0%和37.9%[2]。从青年教育状况看,1949年,我国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初中入学率仅为6%,高校在校生仅有11.7万人[3];1956年,高等学校达到227所,成人教育、职工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发展[4]。青年参与取得全面进展,青年党员成为党员中的重要力量,25岁以下青年党员的数量,从1949年的110.4万增至1956年的334.3万。共青团为党凝聚、吸引和服务青年成效明显,团员数量从1949年的19万迅猛增至1956年的2000多万。但是,由于新中国经济发展还处在战后恢复时期,农业社会和生产力较低仍是社会的主要特征,高积累战略使国家在民生发展尤其是青年发展方面投入较少,青年发展整体上属于生存型发展。

      (二)第二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引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发展道路(1957-1966年)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发展道路初步形成。1956年,党的八大标志着新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发展道路探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青年时代使命的确认。党的八大强调,党和国家今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青年肩负更为繁重的任务。二是动员广大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一大批怀有理想、以报效祖国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青年扎根边疆,使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推动共青团在青年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1957年基层团组织增至92万个,团员人数达2 300万名,青年政策和青年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以及青年发展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