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哲学有多纯粹

作 者:

作者简介: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内容提要:

纯粹哲学代表了对哲学的一种态度,其纯粹性的一个参照系表现在它与现实经验处于非直接关系中。但这并不能判定哲学是无用的,哲学正是始于在政治的争论中寻求确定性,在人类思想的极限处给予希望,在超越世俗利益和兴趣的同时保持对日常生活的审视态度。纯粹哲学往往试图回答一些无解的问题,在穷极一切可能性之后宣告尝试失败,却仍乐此不疲于这种追求。哲学在这个过程中拉开了与经验的距离,自身变得纯粹起来。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字号:

      叶秀山先生的遗作《哲学的希望》①是他晚年的著作,正文前收有叶先生为“纯粹哲学”丛书所作的两篇解释纯粹哲学概念的序言。纯粹哲学是叶先生理解哲学的关键概念,也是他的一贯观点。以我的记忆,自从1985年以来,多次听到叶先生谈起纯粹哲学这个概念,表面上指有别于生活哲学或实践哲学之类的无功利附加值的哲学。在其深层含义上,对于叶先生来说,纯粹哲学约等于(合格的)哲学,他几乎想说,在纯粹哲学之外无哲学。因此,纯粹哲学的说法并非在哲学内部划分出一个种类称为纯粹哲学,而是对哲学本身的定性。按照这种定义,恐怕只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一部分哲学家的部分思想被确认为纯粹哲学。

      这个看起来苛刻的定义却缺乏明确的边界封闭性,于是,有些最伟大的哲学家就不容易被确定为纯粹的还是不纯粹的。比如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是极端纯粹的,其纯粹程度甚至超过康德和海德格尔,尤其是维特根斯坦从来没有讨论过政治哲学,对伦理学也采取了冷酷的分析方式,更增添了纯粹的色彩。然而其后期哲学非常强调经验细节以及生活实践对理性规则的塑造力,因而又有一种远离德语传统而接近英国哲学的倾向。按照纯粹哲学的概念,维特根斯坦的形象就在波动中有些含糊了。据我所知,叶秀山先生看轻以经验为本因而导致“短视”的哲学,②而且对政治哲学毫无兴趣,因为政治哲学显然是不纯粹的。因此,叶先生对既是经验主义又特别关心政治的英国哲学传统缺乏兴趣。不过,叶先生却很看重列维纳斯和福柯,可是这两个哲学家却有明显的政治性。尽管列维纳斯在讨论形而上问题时很纯粹,但其思想深处却以犹太教信念重新解释了形而上的基本概念,这种以宗教为本的解释方式有几分类似中世纪以基督教信念去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意味,于是就不纯粹了。福柯则更加不纯粹,福柯通过对话语本质的发现而揭示了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关系,于是知识(不包括严格的自然科学)就不可能纯粹了,不可能具有客观性或中立性。如果福柯的发现是对的,那么,绝大多数的哲学都是不纯粹的。

      看来,哲学的纯粹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如果从人类知识—思想系统的内部状况来看,就很容易看到有一些在实践上可以致用的知识以及一些貌似“无用的”知识。比如工程技术是典型有用的,而哲学是典型无用的。“无用”往往被认为是思想纯粹性的证据,因此部分哲学家会以哲学无用而自豪。对哲学的这种理解通常被认为源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起源于“对知识的好奇”的说法,不过我相信更与一度追求“为知识而知识”的现代哲学有关,类似于19-20世纪的“为艺术而艺术”观念。不过,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已经终结于杜尚、沃霍尔、博伊斯等后现代艺术,而为知识而知识的观念也因马克思主义、福柯理论、当代政治哲学而动摇。尤其是,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哥德尔定理所揭示的数学系统的不完备性、复杂科学的兴起,更是要求重新理解真理的概念,简单地说,真理的绝对性和唯一性已经变得可疑。

      亚里士多德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厉害的哲学家,他创立了逻辑学,仅此一项发明就已经无人匹敌,但他对哲学起源的猜测却有些可疑,至少容易产生误导。对知识的好奇意味着对因果关系的好奇,这一点基本可信,但问题是,追问因果而产生的知识是科学,并不是哲学。换句话说,研究因果关系而发现必然规律,这是科学的起源,却不是哲学的起源。哲学根本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知识,事实上,哲学从来没有解决过哪怕一个哲学问题,任何一个哲学问题至今都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所以哲学不是知识。哲学问题居然没有答案,这是维特根斯坦反思哲学的一个重要发现。由此看来,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对纯粹知识的好奇,实为科学的起源,而联系于哲学则是后世的一个错位想象——希腊时期的哲学与科学尚无明确区分,只是哲学被认为是最高级的知识(episteme)。可以说,前苏格拉底的思想,虽然包含一些哲学问题(例如巴门尼德),但大多数其实是对万物起源或本质的前科学想象。

      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始自苏格拉底,更准确地说,哲学始于政治,而苏格拉底是对哲学思维方式有着自觉意识的第一个希腊人。为什么说哲学始于政治?这是个大论题,只能简要地说,哲学始于观点争论。如果没有思想争论,就意味着一种文明有着充分的共识,也就不需要哲学了,显然,如果没有需要争论的问题,也就不需要反思。所有文明都具有哲学的潜能,但哲学的产生却需要触发条件,这个触发条件就是政治。

      请允许我借用“知识考古学”回溯到思想的初始状态。思想产生分歧的基础是可能性,如果没有复数的可能性,就无可挑选,也就无可争议。那么,人类思想如何开发了可能性?这要追溯到语言之初,当人类发明了否定词(不、not),就在思想中发明了复数的可能性。说出“不”等于暗示另有选项,也因此在理论上敞开了无数可能性,于是,思想维度由“一”裂变为“多”。能够以一种可能性去质疑另一种可能性,或者说,能够对某个给定的现实说不,就是反思的开始。在能够说“不”之前,生活里只有王与奴仆的关系,而能够说“不”,就创造了对等而不可还原的他者之心。因此,在知识考古学的意义上,否定词是第一个哲学词汇。③当然,否定词只是反思的潜能,哲学的出现还需要政治条件。

      哲学的思想对象是可能性,而不是数学和科学所寻求的必然性,所以说,前苏格拉底的那些探求万物“始基”的思想实为科学的先声。苏格拉底的反思基于希腊政治生活的条件,即能够以自由人的角度去反思政治生活而产生了争论。④为什么争论始于政治?因为只有涉及重大利益和权力的政治问题才会产生必须计较、不可让步的严重分歧,而生活中的小分歧都会在日常磨合中互相让步而化为社会共识和习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