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中国际”做了十多年的小学老师,现在除了教课,也会给家长们做一些咨询。如果统计一下每天接受的咨询问题的类别,会发现,90%以上都是与知识储备相关的。比如:孩子的识字量要达到多少啊?20以内加减法够不够?不够的话,100以内加减法呢?英文词汇量需要多少……而且,家长们或多或少总有些焦虑感。作为“过来人”,我想以自己的经验来谈谈“幼小衔接”的准备问题。 小学:与幼儿园有差异,但与中学亦有区别 家长们平时应该也能感觉到,无论是哪种幼儿园,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温馨的:老师像妈妈一样带孩子做一些游戏活动,是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而到了小学,无论从环境设置还是课堂互动来说,和幼儿园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比如上海中学国际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柜子,一二三年级叫cubby,到了四年级以上就要给他们配锁,变成了locker。因为学校的书本都挺重的,所以不需要每天都背回去,把相应的作业带回去就可以了。这个橱柜是需要自己整理的。相比幼儿园来说,对孩子的自我归纳和整理能力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是一个比较大的跨越。 但另一方面,幼小衔接的“入学考试”,和我们认知当中的中考和高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中考和高考主要考察学业完成度,考察你之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点是否掌握、掌握程度的高低,理解程度的高低……“幼升小”却并不是这样。即使现在被家长们竞相报考的那些学校,比如国际学校、双语学校,考察的也绝不仅仅是知识储备,即使有,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除了知识储备,“软实力”才是考察重心! 何为“软实力”“软技能”?除了学前知识储备,心理认知适应和生活技能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维度。 在历年“幼升小”结束之后,各种公众号、机构都会出一大堆所谓的“真题集”——就是这些机构在学校门口找一些刚考完的孩子,把学校考的内容转述给家长,然后几个家长再凑一凑。而发“真题”的目的,无非就是跟家长们提示今年语数外考的都是什么内容,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是用“考”来衡量的,跟中考、高考一样。且不说这些所谓真题的对与错,总之对家长的引导还只是停留在学前知识储备这一点上,这其实是很偏颇的。在我的经验中,正经的学校是不会这样的,考察更多的是看孩子是否有学习意愿,是否会学习,是否有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考察重点1:心理认知 如何准备:让孩子有稳定的情绪;学会与人沟通 心理认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孩子能够心理健康。 对孩子来说,去参加“幼升小考试”,肯定会遇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加上现在的活动环节越来越强调集体活动,身边的孩子也是陌生的……陌生就意味着孩子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孩子如果能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一些良性的自我暗示,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举个例子来说,在我们机构,每个年级都是分层教学,分基础班和进阶班。有一次,一个基础班的女生临时去上了一次进阶班的课,下课后这个女生就过来找我,我一开始以为她会说压力很大,还是想回原来的班,没想到她却说:“谢老师,我觉得今天自己听课效率非常高,能从学习程度比较好的陌生同学身上学到很多。”我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压力相对比较大的环境中,把负面情绪转化成积极动力,是非常难得的。 心理认知准备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沟通,知道怎么与老师沟通,怎么与同伴沟通。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而到了幼小衔接的一个活动的短短几小时内,老师绝对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作为“过来人”,每次幼小衔接活动,我都觉得压力很大。因为面对二十几个陌生孩子,对孩子的关注不可能像幼儿园带班老师那么高,这就对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 实战策略: 1.与老师沟通:可以这么练习——作为家长,平时就要教孩子遇到事情不要评价别人,而是说自己的事情。比如:“老师,我在玩的玩具被人抢走了,请问您能给我想想办法吗?”而不只是告状:“老师,他抢走了我的玩具!” 2.与同伴沟通:这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陌生人社交,其实对成年人来说也是种挑战,更不要说孩子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还需要与新同伴合作,例如用玩具搭一个房子,或者合作完成一幅画等。如果觉得自家孩子比较慢热或者特别内向,完全没有办法跟同伴尽情沟通、合作,建议在学龄前,就多带孩子出去参加一些聚会和活动,认识一些新朋友。可以在活动当中,让孩子们轮流主持一些小游戏,让他们能够更快地玩到一起。这些东西,其实比多做几道数学题要来得重要。 考察点2:生活技能 如何准备:好的学习习惯源于好的生活习惯 说到择校,通常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将来在这个学校学习怎么样。其实根据我们从托班、小班、中班一路往上的观察,会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到小学阶段,甚至中学阶段,学习顺利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他们的生活习惯是非常好的。好的学习习惯源于好的生活习惯! 实战策略: 生活技能可以分解为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