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玩具怎么玩,才到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宦子茜,上海市同济大学幼儿园。

原文出处:
为了孩子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0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由于建构类玩具动手动脑,玩法无穷无尽,而且随着国内外信息交流更为便捷,许多玩具开发商正源源不断地将新的建构类玩具推向市场,所以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建构类玩具俨然已经成了儿童游戏材料中的主力军。但对于这个主力军,你和孩子真正“物尽其用”了吗?对学龄前孩子来说,建构类玩具究竟有哪些内在价值?家长应该怎样带孩子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好这些内在价值?让幼儿园资深教师来分享她的经验吧。

      建构游戏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长期以来都十分关心的一种游戏形式,无论是它自身的价值还是对幼儿产生的促进作用,都已被广泛接受。通过长时间的实体探访和观察孩子,我发现,建构类玩具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进行搭建的工具,更多的复合价值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

      提升建构技巧,引导“意义建构”

      幼儿园中的发现:很多孩子的建构过程漫无目的,没有作品的概念,更不一定对自己的作品有明确的命名。

      分析:刚开始面对一堆建构材料时,孩子对建构的目的、主题以及能否成为一个作品等,可能没有明晰的概念。针对这种情况,在幼儿园中,我通常会鼓励孩子们向他人展示或介绍自己的搭建成果。通过不断的表述,孩子们就能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对作品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

      延伸到家庭的建议:家长在陪伴孩子进行建构游戏时,不应直接帮孩子搭积木,否则会使孩子失去自主创造的能力。同时,家长应该将“提升孩子的建构技巧”和“引导孩子对作品进行意义建构”同时作为孩子使用材料进行建构游戏的目标,鼓励孩子对作品进行阐释(如根据自己的作品编一个小故事等),从而促进孩子真正在建构中获得更有效的价值。

      通过深入交流加强认知,加深建构意识

      幼儿园中的发现:孩子在使用建构材料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多方面的认知价值,如数概念、平衡、颜色等。虽然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方式不同,但大多数孩子希望通过使用合适的材料,建构出能够获得老师称赞的作品。

      分析:对于一些渴望成人关注的孩子来说,努力搭建出好的作品也是获得成人关注的一个机会。

      延伸到家庭的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完成作品时作出评价,切忌“假、大、空”,而是可以关注孩子作品中的细节,基于真实的感想进行评价,或者用提问的方式代替评价,如:“你为什么要选这种颜色来搭?”“这样搭起来的高楼稳吗?”……家长在引导孩子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也可以不断地加深建构意识: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对作品做了怎样的修改,自己对作品的评价等,孩子在用语言进行输出的过程,也就是此时建构材料的另一使用价值所在。

      练习“一心多用”

      幼儿园中的发现:在幼儿园,当孩子们使用一些小型建构玩具时,由于座位比较集中(一般在一张桌子上有3~6人参与活动,甚至更多),因此,单个孩子的言语或个体行为对周遭其他孩子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加上老师介入游戏,孩子们还能够通过老师的提问,在同伴间形成游戏接龙情节,并引发大家强烈的兴趣。

      分析:5~6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且能够使用一定的注意力分配策略,他们能够对手中的玩具一边进行机械操作,一边对周围的事件作出反馈。因此,孩子使用材料的随意性是建立在他们对材料的熟悉程度之上的。孩子可以“一心二用”,进行与“打毛线拉家常”类似的操作。此时的建构类玩具作为一般建构材料发挥其物性价值。

      延伸到家庭的建议:当家长陪伴孩子进行建构游戏时,可以适当鼓励孩子创编故事,根据自己搭建的物品创设情节。当孩子“三心二意”、没有搭完一件作品就选取其他积木重新建构时,也不要立刻制止,而是可以观察孩子在建构过程中的语言和提问,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完成作品。

      允许适度模仿,积累建构经验

      幼儿园中的发现:在幼儿园,孩子们在建构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互相“偷看”、模仿同伴间搭建作品的情况。

      分析:由于5~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追求作品的美感和完成作品的成功感,因此孩子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材料在此充当了孩子习得经验的工具。

      延伸到家庭的建议:家长可以适当、适量为孩子准备一些自己搭建的实物作品,相比较于图片、图示等,实物作品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为孩子提供搭建思路,促进孩子在模仿中积累建构经验。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在帮助孩子打好基础的情况下,进一步给孩子提供更抽象的图片或图案,引导孩子模仿和再创造。当然,也要警惕孩子过于依赖模仿的行为,当发现孩子有自主创造意识时,可以不再提供模仿物。

      利用“借积木”机会,锻炼社交能力

      幼儿园中的发现:在幼儿园的建构游戏中,“借积木”是孩子之间常常发生的行为。因借积木行为而产生的同伴交往也是孩子通过建构类玩具获取的交往价值的一部分。在孩子的“借”与“不借”之间,反映了孩子自我中心的特性以及孩子交往时使用的策略。

      分析:5~6岁的孩子对于要使用的积木数量的预估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借积木”时,孩子大多使用的是比较粗浅的数量预估。此时的积木已经成为了孩子交往的媒介,而不是建构类玩具。有的孩子不是真的需要积木,而是通过“借积木”这一方式进行同伴交往。另外,孩子的“借积木”行为有时与游戏环境相关。这种按需要去寻找资源、并通过不同的交往策略来获取资源的方式,是一种更快捷的思维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社会交往的尝试和锻炼。而如何应对其他孩子的拒绝,则可以反映出不同孩子之间的同伴关系和孩子自身的社交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