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共情”教育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作 者:
宗和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妇女报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校园欺凌”话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校园欺凌”对孩子可能造成多重身心创伤,也成为父母内心深处的一种隐忧。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芬兰学校实施的“反对欺凌”项目,将给我们一些启示。

      欺凌很大程度跟旁观者有关

      在芬兰,有为预防校园欺凌而专门研发的“反对欺凌”项目。这一项目通过角色扮演练习和计算机模拟,让学生目睹欺凌行为,特别模拟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他们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是保护受害者还是其他。结束后,学生将获得及时反馈与建议。这一项目有四大亮点,值得我们深思借鉴。

      培养同理心至关重要

      “反对欺凌”项目涵盖三个主要议题,群体对欺凌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情心在打击欺凌方面的重要性,减少学童欺凌行为的实用策略。

      项目为学校准备了专业的材料,包括教师手册、视频、在线游戏、学生和员工调查、海报、背心和家长指南。“反对欺凌”项目不仅适用于学生和教师,也适用于父母。在项目开始之前,团队会建议家长接受教学、参与活动。

      通过游戏模拟欺凌场景

      项目通过模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操控游戏中的虚拟角色,体验在学校里可能遇到的各种欺凌场景,感受被欺凌者的无助。当学生遇到校园欺凌的时候,会同情和支持被欺凌者,而不是袖手旁观。

      “反对欺凌”项目将教育儿童群体与个体受害者共情,更关注如何教授学生,教他们在目睹欺凌事件时如何建设性地行事、何时做及如何做。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当欺凌行为引起学校注意时,工作人员将与相关学生讨论,包括受害者和与受害者亲近的同伴。

      除了被学校发现的欺凌行为,学生还可以主动向老师报告,并可以申请召开一次“反对欺凌”项目会议。其中,欺凌事件当事人都有机会描述自己的遭遇,然后,老师邀请双方自我反省,想想下次若发生类似状况,可以采取怎样的做法。这种做法的重点在于让这些学生“自己”想出解决方案,以避免冲突再度发生。

      欺凌少了,学习才能进步

      自2009年大规模推出以来,芬兰“反对欺凌”项目学校的欺凌行为已经下降了一半左右——口头、身体和网络欺凌都有明显下降,甚至减少了受害者的抑郁情绪并提高自尊心,芬兰学生的平均学业成绩也有提高。

      由于芬兰文化和教育部的资助,截至目前,芬兰90%的学校——约1500所学校使用了“反对欺凌”项目。

      孩子遭遇欺凌后怎么做

      受欺凌孩子不能离开老师视线太久

      芬兰的每所学校都有一个针对孩子被欺凌的应对方案,包含对欺凌程度的分级评估、详细预警通报规定,和具体的处理流程。一旦遭受欺凌,孩子和家长就应向校方报告,启动欺凌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

      在学校,各位老师也会密切监控被欺负孩子的行踪,他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太长时间;与同学互动时,老师也会特别关照,避免有人刻意孤立他。

      与心理学家沟通找疗伤的办法

      校方会给家长推荐儿童行为心理学家和处理欺凌问题的专家,家长和孩子向其咨商,找到具体办法,疗愈孩子的创伤并走出被欺凌的状态。

      陪孩子走出低谷的原则

      一、绝对不能以暴制暴,终结欺凌的方式,是从自身和心理层面入手,站起来,建立自信。

      二、绝对不能用爱和过度保护把孩子孤立起来,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融入群体,被同学接纳和认可。

      三、培养孩子赢得人心的能力。以暴制暴,是在孩子内心播下怨恨的种子;只有懂得爱,并能够获得爱的人,才永远会被温暖幸福包围。

      让孩子找到存在感,建立自信心。孩子避免遭遇欺凌,最有效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建立自信心。为此,家长和老师要多强调并肯定孩子的优点和与众不同之处;开诚布公地跟孩子聊他的情绪和感受,告诉他被欺凌的原因,分析危险和侵害来自何处。告诉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应对不同的欺凌侵犯;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用友情的屏障将欺凌挡在外面。

相关文章: